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城市雾霾环境分析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雾霾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 第13-15页 |
一、雾霾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雾霾产生的原因 | 第15页 |
第二节 雾霾对社会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5-17页 |
一、雾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15-16页 |
二、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雾霾的防护策略及个人防护用品概述 | 第18-33页 |
第一节 雾霾的防护策略 | 第18-20页 |
一、有关防治雾霾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大众自主行为 | 第18-19页 |
二、针对雾霾的城市环境提出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定义和分类 | 第20-21页 |
一、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 | 第20页 |
二、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用户分析 | 第21-28页 |
一、目标用户研究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二、目标用户人群分析 | 第22-23页 |
三、用户使用方式、使用情境分析 | 第23-24页 |
四、个人防护用品的用户人机分析 | 第24-28页 |
第四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原理 | 第28-32页 |
一、个人防护用品的过滤机理和滤料的特性 | 第28-30页 |
二、个人防护用品的结构对作用原理的影响 | 第30页 |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净化科技 | 第30-3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针对城市雾霾环境下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问题分析 | 第33-42页 |
第一节 个人防护用品案例分析 | 第33-38页 |
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在功能造型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一、产品性能与形式美失衡 | 第38-39页 |
二、造型风格缺乏产品寓意的传达 | 第39页 |
第三节 个人防护用品在色彩搭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0页 |
一、色彩选择单一、缺乏个性 | 第39-40页 |
二、产品色彩搭配需折射用户性格 | 第40页 |
第四节 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方式上的局限性问题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节 个人防护用品在新概念与技术的发展问题分析 | 第41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针对城市雾霾污染环境下的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实践 | 第42-61页 |
第一节 针对城市雾霾污染环境下的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作品 | 第42-56页 |
一、设计定位与设计构想 | 第42-43页 |
二、设计效果图 | 第43-55页 |
三、设计总结 | 第55-56页 |
第二节 针对城市雾霾污染环境下的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原则 | 第56-59页 |
一、造型艺术与物质功能的平衡性原则 | 第56-57页 |
二、色彩设计品位与精神功能的协调呼应原则 | 第57-58页 |
三、产品使用方式的多元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 | 第58-59页 |
第三节 针对城市雾霾污染环境下的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方法 | 第59-61页 |
一、建立在功能上的微缩式设计法 | 第59页 |
二、可替换式设计方法 | 第59-60页 |
三、概念的互换与组合设计法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