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两种鲤科鱼类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及鲤鱼Frizzled基因家族的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34页
    1.1 鲤科鱼类第15-18页
        1.1.1 鲤科鱼类的地理分布第15-16页
        1.1.2 多样性及形态学特征第16页
        1.1.3 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第16-18页
    1.2 Frizzled基因研究第18-19页
    1.3 MtDNA-NGS技术进展第19-26页
        1.3.1 线粒体简介第19-20页
        1.3.2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应用第20-22页
        1.3.3 第二代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第22-26页
    1.4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第26-32页
        1.4.1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概念第26-27页
        1.4.2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第27-31页
            1.4.2.1 序列分析方法第27-30页
            1.4.2.2 非序列分析方法第30-31页
        1.4.3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展望第31-32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鲤鱼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第34-5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2.1.1 样品采集第36-37页
        2.1.2 全基因组测序及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第37页
        2.1.3 序列分析第37页
        2.1.4 分化时间和系统发育分析第37-38页
    2.2 结果第38-51页
        2.2.1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第38-40页
        2.2.2 单倍型分析第40-42页
        2.2.3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第42-51页
        2.2.4 分化时间的估算第51页
    2.3 讨论第51-53页
        2.3.1 测序平台的选择第51-52页
        2.3.2 鲤鱼不同品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第52-53页
    2.4 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瓦氏雅罗鱼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第54-70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6-58页
        3.1.1 样品采集和DNA的提取第56页
        3.1.2 基因组测序,线粒体基因组提取及组装第56-57页
        3.1.3 序列和基因分析第57-58页
        3.1.4 系统发育关系、分化时间核苷酸多态性的分析第58页
    3.2 结果第58-68页
        3.2.1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特征第58-61页
        3.2.2 系统发育和单倍型分析第61-64页
        3.2.3 分化时间的估算第64-67页
        3.2.4 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多样性第67-68页
    3.3 讨论第68-69页
    3.4 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鲤鱼Frizzled基因家族的研究第70-8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0-72页
        4.1.1 数据库分析和序列提取第70-71页
        4.1.2 基因的鉴定第71页
        4.1.3 系统发育分析第71页
        4.1.4 基因命名第71-72页
        4.1.5 FZD基因表达谱第72页
        4.1.6 共线性分析第7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2-86页
        4.2.1 FZD基因预测和特征第72-75页
        4.2.2 鲤鱼FZD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命名第75-78页
        4.2.3 FZD基因的复制和保留第78-82页
        4.2.4 硬骨鱼类中独立的FZD基因缺失第82页
        4.2.5 鲤鱼FZD基因的表达谱和潜在功能推论第82-86页
    4.3 小结第86-87页
结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科研成果第110-112页
社会实践及所获荣誉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滑舌鳎游离神经丘形态特征及其分子水平功能解析研究
下一篇:纳米层状双氢氧化物(Mg/Fe LDH)制备、特性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