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 1.2.1 功率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功率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传统瞬时功率理论 | 第13-15页 |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 | 第17-24页 |
| 2.1 多端电路 | 第17-20页 |
| 2.1.1 多端电路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 2.1.2 多端电路的分类 | 第17-20页 |
| 2.2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计算方法 | 第20-24页 |
| 2.2.1 点积和叉积运算的定义 | 第20-22页 |
| 2.2.2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 3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的应用 | 第24-39页 |
| 3.1 三相三线制系统的多端电路形式 | 第24-25页 |
| 3.2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的应用 | 第25-36页 |
| 3.2.1 正弦对称情况下瞬时功率的计算 | 第28-31页 |
| 3.2.2 畸变情况下瞬时功率的计算 | 第31-36页 |
| 3.3 端电路中的p-q理论 | 第36-39页 |
| 4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在三相四线制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 第39-53页 |
| 4.1 三相四线制电路的多端电路形式 | 第39-40页 |
| 4.2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在三相四线制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 第40-47页 |
| 4.2.1 只具有基波频率分量的瞬时功率的计算 | 第40-42页 |
| 4.2.2 包含不对称畸变时的一般情况下瞬时功率的计算 | 第42-47页 |
| 4.3 端电路中的p-q理论 | 第47-53页 |
| 5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分析与比较 | 第53-58页 |
| 5.1 多端电路瞬时功率理论的例外情况 | 第53-55页 |
| 5.2 与戴先中提出瞬时功率理论比较 | 第55-56页 |
| 5.3 与赤木泰文提出瞬时功率理论比较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