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离子液体中FeWO4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危害第11-13页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第11-12页
        1.2.2 印染废水的危害第12-13页
    1.3 印染废水的处理办法第13-15页
        1.3.1 物理法第13页
        1.3.2 化学法第13-15页
    1.4 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第15-16页
    1.5 影响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因素第16-17页
        1.5.1 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影响第16页
        1.5.2 粒径尺寸的影响第16页
        1.5.3 pH的影响第16页
        1.5.4 晶型结构的影响第16-17页
    1.6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7-19页
        1.6.1 水热法第17页
        1.6.2 溶剂热法第17-18页
        1.6.3 共沉淀法第18页
        1.6.4 模板法第18-19页
        1.6.5 微乳液法第19页
    1.7 钨酸亚铁(FeWO_4)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8 离子液体在催化合成中的应用第21-22页
    1.9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成果第22-25页
        1.9.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第22-23页
        1.9.2 论文选题的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第23-25页
第二章 离子液体中FeWO_4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增强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5-37页
    2.1 前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2.2.1 实验仪器设备第26页
        2.2.2 化学试剂第26-27页
        2.2.3 新型FeWO_4的制备第27页
        2.2.4 光催化活性实验第27页
        2.2.5 FeWO_4样品的光电流检测第27-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6页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8页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8-29页
        2.3.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29-30页
        2.3.4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30-31页
        2.3.5 瞬态光电流分析第31-32页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第32-33页
        2.3.7 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考察第33-34页
        2.3.8 光催化材料的稳定性分析第34-35页
        2.3.9 光催化机理探讨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FeWO_4/Ag_3PO_4纳米异质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37-48页
    3.1 前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实验主要仪器第37-38页
        3.2.2 实验试剂第38页
        3.2.3 FeWO_4/Ag_3PO_4光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3.2.4 光催化活性实验第39页
        3.2.5 FeWO_4/Ag_3PO_4的光电流检测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9-40页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40-41页
        3.3.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1-42页
        3.3.4 瞬态光电流分析第42页
        3.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第42-43页
        3.3.6 荧光光谱(PL)分析第43-44页
        3.3.7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44-45页
        3.3.8 光催化稳定性评价第45-46页
        3.3.9 光催化机理探讨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FeWO_4/Ag_3VO_4纳米异质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8-58页
    4.1 前言第48-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0页
        4.2.1 实验仪器第49页
        4.2.2 实验试剂第49页
        4.2.3 FeWO_4/Ag_3VO_4光材料的制备第49-50页
        4.2.4 光催化活性实验第50页
        4.2.5 FeWO_4/Ag_3VO_4光电流检测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4.3.1 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50-52页
        4.3.2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52页
        4.3.3 光电流分析第52-53页
        4.3.4 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分析第53-54页
        4.3.5 荧光光谱(PL)分析第54-55页
        4.3.6 光催化活性实验第55-56页
        4.3.7 稳定性试验第56页
        4.3.8 光催化机理探讨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铅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联合暴露对小鼠和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及初步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