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防洪工程论文--防凌、防凌建筑物论文

黄河(内蒙古段)河冰生消演变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12-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河冰研究进展第14-17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9-20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0-27页
    2.1 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态第20-21页
    2.2 气候特征第21-23页
    2.3 流域特征第23页
    2.4 冰情特征第23-27页
        2.4.1 冰情特征概述第23-25页
        2.4.2 冰情新特征第25-27页
3 黄河(内蒙古段)河冰过程的野外观测及分析第27-52页
    3.1 观测断面布设第27-28页
    3.2 观测内容、方法及主要仪器第28-30页
        3.2.1 观测内容第28-29页
        3.2.2 观测方法及仪器第29-30页
    3.3 流凌期特征及分析第30-37页
        3.3.1 2012-13年冬季流凌特征第30-32页
        3.3.2 2013-14年冬季流凌特征第32-33页
        3.3.3 2012-2014年和2013-14年冬季流凌特征对比分析第33-37页
    3.4 封河期特征及分析第37-39页
        3.4.1 2012-13年冬季封冻特征第37页
        3.4.2 2013-14年冬季封冻特征第37-38页
        3.4.3 2012-13年和2013-14年冬季封河特征对比分析第38-39页
    3.5 开河期特征及分析第39-43页
        3.5.1 2012-13年冬季开河特征第40-41页
        3.5.2 2013-14年冬季开河特征第41-42页
        3.5.3 2012-13年和2013-14年冬季开河特征对比分析第42-43页
    3.6 遥感技术河冰大尺度观测第43-50页
        3.6.1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获取第43-45页
        3.6.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第45-46页
        3.6.3 三湖河口河段冰情解译结果分析第46-49页
        3.6.4 解译结果对比验证第49-50页
    3.7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弯道处河冰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第52-68页
    4.1 二维河冰水动力学模型第52-59页
        4.1.1 控制方程第52-55页
        4.1.2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第55-58页
        4.1.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第58-59页
    4.2 人工弯道河冰过程数值模拟第59-62页
        4.2.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第59-60页
        4.2.2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60-62页
    4.3 天然河道弯道河冰动力过程模拟第62-67页
        4.3.1 三湖河口弯道河冰模拟第62-65页
        4.3.2 模拟结果讨论分析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弯道处河冰热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第68-86页
    5.1 水-气交界面热量损失及水温模拟第68-77页
    5.2 岸冰的形成第77-79页
        5.2.1 静态岸冰第77-79页
        5.2.2 冲积岸冰第79页
    5.3 冰厚热力增长及融化模型第79-85页
        5.3.1 冰盖形成及发展第79-80页
        5.3.2 冰厚热力增长模型第80-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6 三湖河口弯道河冰过程的数值模拟第86-111页
    6.1 模拟区域第86-90页
        6.1.1 区域位置及概况第86-87页
        6.1.2 河道地形第87-90页
    6.2 网格划分第90-93页
    6.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第93-96页
        6.3.1 边界条件第93-94页
        6.3.2 初始条件第94-96页
    6.4 模拟结果第96-110页
        6.4.1 河冰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第96-99页
        6.4.2 河冰热力-动力耦合作用数值模拟第99-110页
    6.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1-113页
    7.1 结论第111-112页
    7.2 展望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作者简介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A方法的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31省市1995-2014年的文化产业为例
下一篇:基于Meta分析的企业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