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空心薄壁矩形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空心薄壁桥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4页
    1.3 Push-over分析法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空心薄壁桥墩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第16-28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模型参数第16-17页
    2.3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17-21页
        2.3.1 本构关系第18-19页
        2.3.2 材料特性第19页
        2.3.3 设置分析步第19页
        2.3.4 边界条件和荷载第19-20页
        2.3.5 划分网格第20-21页
    2.4 计算结果分析第21-27页
        2.4.1 滞回曲线第21-23页
        2.4.2 骨架曲线第23-24页
        2.4.3 延性系数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不同箍筋配置形式的空心薄壁矩形桥墩抗震性能分析第28-44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28-33页
        3.2.1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第28-29页
        3.2.2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9-30页
        3.2.3 Mander本构模型第30-33页
    3.3 有限元模型第33-36页
        3.3.1 模型设计第33页
        3.3.2 材料参数第33-35页
        3.3.3 约束与加载制度第35页
        3.3.4 网格划分第35-36页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3.4.1 延性定义第38-40页
        3.4.2 Mises屈服准则第40-41页
        3.4.3 混凝土应力云图第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4章 Push-over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理论第44-56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第44-47页
        4.2.1 基本假定第44-45页
        4.2.2 等效单自由度简化第45-46页
        4.2.3 基本步骤第46-47页
    4.3 桥墩侧向力分布模式第47-48页
    4.4 能力谱法第48-52页
        4.4.1 能力谱法的基本原理第48页
        4.4.2 结构能力曲线的简化第48-49页
        4.4.3 等效线性体系第49-50页
        4.4.4 能力谱曲线第50-51页
        4.4.5 需求谱曲线第51-52页
    4.5 抗震性能评估第52-54页
        4.5.1 单参数损伤模型第52-53页
        4.5.2 损伤指数与损伤状态第53-54页
    4.6 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空心薄壁桥墩的抗震性能评估第56-74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6页
    5.3 墩柱的能力谱曲线第56-60页
    5.4 等效线性参数求解第60页
    5.5 建立地震需求谱曲线第60-70页
    5.6 抗震性能评估第70-73页
    5.7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页
    6.2 本文不足之处第74-75页
    6.3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流沉积物对Cd2+和Tl+的去除作用规律及机制
下一篇:温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