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8页 |
1.1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 第9-10页 |
1.2 基于多酸的光催化材料 | 第10-36页 |
1.2.1 传统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第10页 |
1.2.2 Ti取代的多金属氧簇 | 第10-13页 |
1.2.3 基于多酸的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3-36页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36页 |
1.4 试剂选用和测试手段 | 第36-38页 |
1.4.1 试剂选用 | 第36-37页 |
1.4.2 测试手段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基于钛取代多酸与螯合桥连配体构建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第38-61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化合物 1-4 的合成 | 第39-40页 |
2.2.1 [N(CH_3)_4]_6[Cu(Ⅱ)Lo][(Ti_2O)(PW_11O_39)_2]·4H_2O (1) 的合成 | 第39页 |
2.2.2 [Cu(Ⅱ)Lo][H_2bpp]_2[N(CH_3)_4]_2[Ti_2O(PW_11O_39)_2]·1.5H_2O (2) 的合成 | 第39-40页 |
2.2.3 [Cu(I)Lo]_4[PW_11TiO_40] (3) 的合成 | 第40页 |
2.2.4 [Cu(I)Lo]_4[PW(V)W(VI)_11O_40] (4) 的合成 | 第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2.3.1 X射线单晶衍射和晶体学数据 | 第40-44页 |
2.3.2 化合物 1-4 结构描述 | 第44-51页 |
2.4 合成讨论 | 第51-52页 |
2.5 结构表征 | 第52-60页 |
2.5.1 红外光谱 | 第52-53页 |
2.5.2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53-55页 |
2.5.3 热重分析 | 第55-57页 |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57-58页 |
2.5.5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 | 第58-59页 |
2.5.6 光催化机理探究 | 第59-60页 |
2.6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