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0.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0.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0.5 创新点 | 第15-17页 |
1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1.1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1.1.1 新型城镇化 | 第17页 |
1.1.2 农村警务工作 | 第17-18页 |
1.2“整体政府”理论内涵 | 第18-21页 |
1.2.1 排除相互破坏与腐蚀的政策情境 | 第19页 |
1.2.2 更好地联合使用稀缺资源 | 第19页 |
1.2.3 促使某一政策领域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团结协作 | 第19-20页 |
1.2.4 为公民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 | 第20-21页 |
2 新型城镇化给L省农村警务带来新问题 | 第21-27页 |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警务工作现状 | 第21页 |
2.2 新型城镇化给L省农村警务带来新问题 | 第21-27页 |
2.2.1 社会治安管理和维稳工作形势严峻 | 第21-22页 |
2.2.2 违法犯罪行为呈现稳中有升趋势 | 第22-25页 |
2.2.3 违法犯罪活动诱因增多派生新的违法犯罪形态 | 第25-26页 |
2.2.4 社会管理格局逐步瓦解 | 第26-27页 |
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警务工作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3.1 政策环境重建使社会治安环境发生变化 | 第27-28页 |
3.1.1 政策环境重建带来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 | 第27页 |
3.1.2 政策环境重建带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 第27-28页 |
3.1.3 社会新秩序构建尚需时间 | 第28页 |
3.2 警务改革滞后于新的政策环境 | 第28-30页 |
3.2.1 警务基础薄弱无法满足新的工作需要 | 第28-29页 |
3.2.2 组织结构的弊端不利于形成整体效能 | 第29-30页 |
3.3 警务联动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3.3.1 跨区域警务交流机制不开放 | 第30页 |
3.3.2 多警种协调互动机制不健全 | 第30页 |
3.3.3 警民合作机制尚需完善 | 第30-31页 |
3.4 信息资源利用不合理 | 第31-33页 |
4 加强L省农村警务工作的基本对策 | 第33-41页 |
4.1 推动基层警务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改革联动 | 第33-35页 |
4.1.1 构建与新型城镇化政策环境相适应的工作体系 | 第33-34页 |
4.1.2 夯实配置优化的基层警务工作基础 | 第34-35页 |
4.1.3 深化符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公安行政审批改革, | 第35页 |
4.2 推动区域警务一体化发展 | 第35-37页 |
4.2.1 构建区域内情报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 第35-36页 |
4.2.2 建立健全跨区域多警种联动机制 | 第36页 |
4.2.3 建立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4.3 构建警民联动的多样化治安防控体系 | 第37-38页 |
4.3.1 健全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 | 第37页 |
4.3.2 构建多元化治安防控体系 | 第37-38页 |
4.3.3 推动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 | 第38页 |
4.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 第38-41页 |
4.4.1 构建政府多部门综合治理模式 | 第38-39页 |
4.4.2 建立多元社会协调机制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