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螺旋体传染病论文--钩端螺旋体病论文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中的作用研究

第5-6页
创新点第6-7页
缩写与符号说明第7-14页
第一部分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中的作用研究第14-68页
    摘要第14-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钩体感染的固有免疫第16-24页
        1 引言第16页
        2 动物模型第16-17页
        3 病原体的宿主监测(模式识别受体)第17-20页
            3.1 Toll样受体第18-19页
            3.2 其它模式识别受体第19-20页
            3.3 PRR介导转录效应第20页
        4 固有免疫第20-22页
            4.1 TLR介导应答第20页
            4.2 其它PRR介导应答第20-21页
            4.3 细胞因子的诱导第21页
            4.4 细胞效应第21-22页
        5 免疫病理第22-23页
        6 总结第23-24页
    第二章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第24-68页
        第一节 清道夫受体A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钩端螺旋体第26-54页
            1 SR-A抑制剂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钩体第26-38页
                1.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1.2 实验方法第27-30页
                1.3 实验结果第30-37页
                1.4 讨论第37-38页
            2 表达SR-A的HEK293T细胞增强对钩体的粘附第38-51页
                2.1 实验材料第38页
                2.2 实验方法第38-44页
                2.3 实验结果第44-50页
                2.4 讨论第50-51页
            3 SR-A-/-小鼠巨噬细胞减弱对钩体的吞噬第51-54页
                3.1 实验材料第51页
                3.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3.3 实验结果第52-53页
                3.4 讨论第53-54页
        第二节 SR-A通过识别钩体LPS介导吞噬第54-62页
            1 SR-A-/-小鼠巨噬细胞减弱对钩体LPS的吞噬第54-59页
                1.1 实验材料第54页
                1.2 实验方法第54-56页
                1.3 实验结果第56-58页
                1.4 讨论第58-59页
            2 表达SR-A的HEK293T细胞增强对钩体LPS的粘附第59-62页
                2.1 实验材料第59页
                2.2 实验方法第59页
                2.3 实验结果第59-61页
                2.4 讨论第61-62页
        第三节 钩体刺激下SR-A与TLR4的共受体作用与免疫调节作用第62-68页
            1 实验材料第62页
            2 实验方法第62-64页
            3 实验结果第64-65页
            4 讨论第65-68页
第二部分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毒力研究第68-90页
    摘要第68-69页
    ABSTRACT第69-70页
    第一章 绪论: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特征第70-77页
        1 导致尿路感染的微生物第70-71页
        2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致病因子第71-74页
            2.1 粘附素第71-72页
            2.2 其它致病因子第72-74页
        3 毒力因子的连锁第74-75页
        4 尿路感染的宿主因素第75页
        5 尿路感染的治疗和耐药第75-76页
        6 总结第76-77页
    第二章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毒力研究第77-90页
        1 引言第7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77-80页
        3 实验结果第80-88页
            3.1 菌株收集第80-82页
            3.2 药物敏感性试验第82页
            3.3 耐药基因特点第82-85页
            3.4 毒力基因流行情况第85-86页
            3.5 系统发育特征第86页
            3.6 脉冲场凝胶电泳第86-88页
        4 讨论第88-90页
全文总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著第102-103页
附件 1:主要试剂清单第103-106页
附件 2:主要仪器清单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從“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重刑輕賞”--论先秦从周礼到法家刑赏观与刑赏制度之演变
下一篇:独立董事的价值:来自兼职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