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学习、研究论文

三江侗族习惯法的变迁及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一、侗族习惯法概述第10-14页
    (一) 习惯法与民族习惯法第10-11页
    (二) 侗族习惯法概述第11-12页
    (三) 三江侗族习惯法的特点第12-14页
二、三江侗族习惯法的变迁与存续第14-28页
    (一) 三江侗族习惯法的变迁第14-20页
        1. 习惯法的变迁背景第14-15页
        2. 侗族习惯法的形式变迁第15-17页
        3. 侗族习惯法的内容变迁第17-20页
    (二) 现今三江侗族习惯法的形式与内容第20-28页
        1. 现今侗族习惯法的存在形式第20-22页
        2. 现今侗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第22-28页
三、三江侗族习惯法的纠纷解决作用第28-35页
    (一) 仍单独适用习惯法第28-30页
        1. 以调解为主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第28-29页
        2. 寨老、款首、村委相结合的调解制度第29页
        3. 侗歌调解纠纷第29-30页
        4. 当事人的私下协商第30页
    (二) 直接适用国家法第30-32页
        1. 复杂的诉求要求强化国家法地位第31页
        2. 实践中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选择第31-32页
    (三) 习惯法与国家法双管齐下第32-35页
        1. 传统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共同运用第32-33页
        2. 传统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交替运用第33-35页
四、三江侗族习惯法未来的发展建议第35-41页
    (一) 现今三江侗族习惯法的合理性与缺陷第35-37页
        1. 社会转型期侗族习惯法存在的合理性第35-36页
        2. 三江侗族习惯法的局限性与缺陷第36-37页
    (二) 对于三江侗族习惯法具体应用的路径选择第37-41页
        1. 维持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第37-38页
        2. 国家法与习惯法同举并用第38-40页
        3. 完善三江侗族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的相应机制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注释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7-48页
附录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陀螺仪编码器转速标定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三维微纳米网格和纳米孔垂直集成结构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