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车辆运用、保养与检修论文--车辆检修、检修设备与列检自动化论文

基于PMP的车轮踏面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技术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相位测量轮廓术概述第13-14页
        1.2.1 相位测量轮廓术的现状第13-14页
    1.3 车轮踏面三维重构意义第14-15页
    1.4 三维测量系统标定现状第15-16页
    1.5 本文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相位测量轮廓术原理第18-24页
    2.1 相位测量轮廓术基本原理第18-22页
    2.2 相位解包裹算法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系统的标定原理及方法第24-49页
    3.1 系统标定的原理及步骤第24页
    3.2 相机的标定第24-32页
        3.2.1 相机成像模型第25-28页
        3.2.2 张正友标定法第28-32页
    3.3 深度方向标定原理及方法第32-42页
        3.3.1 相位展开算法第32-34页
        3.3.2 传统相位高度映射关系第34-38页
        3.3.3 新型相位高度映射关系第38-42页
    3.4 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第42-48页
        3.4.1 平面坐标标定第42-46页
        3.4.2 深度坐标标定第46-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三维成像系统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9-73页
    4.1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63页
        4.1.1 平面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9-56页
        4.1.2 车轮踏面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6-60页
        4.1.3 车轮踏面缺陷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0-63页
    4.2 三维实测结果及分析第63-71页
        4.2.1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63-66页
        4.2.2 获取车轮踏面平面坐标单应性矩阵第66-67页
        4.2.3 获取车轮高度信息第67-70页
        4.2.4 车轮踏面三维重构第70-71页
        4.2.5 实验结果分析第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总结第73-75页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IDIC合同模式在地铁项目的造价控制
下一篇:基于AHP方法下成都市住宅类绿色建筑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