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丁基生物柴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生物柴油简介第11-15页
        1.2.1 概述第11页
        1.2.2 生物柴油的特性第11-12页
        1.2.3 国内外生物柴油发展现状第12-15页
    1.3 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原料——餐厨废油第15-21页
        1.3.1 餐厨废油的定义第15-16页
        1.3.2 我国餐厨废油生产现状第16-17页
        1.3.3 以餐厨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进展第17-21页
    1.4 非甲酯基生物柴油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1 乙、丙、丁酯基生物柴油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2 甲、乙混合酯基生物柴油研究进展第22-24页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1.5.1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24-25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丁醇生物柴油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6-35页
    2.1 前言第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9页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26-27页
        2.2.2 实验设备第27页
        2.2.3 气相色谱条件第27-28页
        2.2.4 脂肪酸丁酯的制备第28页
        2.2.5 各组分的定性分析第28-29页
        2.2.6 脂肪酸丁酯含量的定量分析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2.3.1 脂肪酸丁酯的定性分析第29-31页
        2.3.2 脂肪酸中残留甘油酯杂质的定性分析第31-32页
        2.3.3 脂肪酸丁酯的定量分析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丁醇与餐厨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和动力学研究第35-46页
    3.1 前言第35页
    3.2 试验部分第35-37页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5页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35-36页
        3.2.3 酸催化酯交换反应机理第36页
        3.2.4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第36-37页
        3.2.5 动力学研究方法第37页
        3.2.6 分析方法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3.3.1 餐厨废油与丁醇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第37-38页
        3.3.2 不同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第38-41页
        3.3.3 酸催化条件下脂肪酸丁酯酯交换动力学第41-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脂肪酸丁酯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第46-60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试验部分第46-48页
        4.2.1 试验原料第46页
        4.2.2 试验设备与仪器第46-47页
        4.2.3 试验方法第47-48页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8-59页
        4.3.1 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丁酯的理化性能第48-49页
        4.3.2 0号柴油、脂肪酸甲酯及脂肪酸丁酯的动力性能第49-50页
        4.3.3 0号柴油、脂肪酸甲酯及脂肪酸丁酯的燃油经济性能第50-52页
        4.3.4 0号柴油、脂肪酸甲酯及脂肪酸丁酯的气体排放性能第52-57页
        4.3.5 0号柴油、脂肪酸甲酯及脂肪酸丁酯的颗粒物(PM)排放性能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强度振动载荷协同多孔钛合金对长骨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低强度电磁场影响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体内外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