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24页 |
1.1 黄金概述 | 第6-9页 |
1.1.1 黄金的性质 | 第6-7页 |
1.1.2 目前金的使用状况 | 第7-9页 |
1.2 难浸金矿概述 | 第9-19页 |
1.2.1 难浸金矿的分类 | 第9-11页 |
1.2.2 难浸金矿的浸出工艺 | 第11-19页 |
1.3 贵州卡林型金矿的概述 | 第19-22页 |
1.3.1 贵州卡林型金矿的分布 | 第19-20页 |
1.3.2 贵州卡林型金矿的特点 | 第20页 |
1.3.3 贵州黄金企业的选冶情况 | 第20-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次氯酸钠一步法浸金的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2.1 E-pH图的绘制 | 第24-25页 |
2.2 载金矿物氧化的热力学 | 第25-28页 |
2.2.1 S-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26页 |
2.2.2 Fe-S-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26-27页 |
2.2.3 Fe-As-S-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27-28页 |
2.3 金溶解的热力学 | 第28-31页 |
2.3.1 Au-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28-29页 |
2.3.2 Cl-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29-30页 |
2.3.3 Au-Cl-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2.4 动力学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33-40页 |
3.1 实验原料 | 第33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3.3 实验设备 | 第34-35页 |
3.4 电极 | 第35页 |
3.5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3.5.1 浸出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3.5.2 电化学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52页 |
4.1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4.1.1 次氯酸钠浓度对金阳极溶解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2 温度对金阳极溶解的影响 | 第41-43页 |
4.1.3 pH对金阳极溶解的影响 | 第43-44页 |
4.1.4 搅拌速度对金阳极溶解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浸出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4.2.1 次氯酸钠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2 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3 pH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4 搅拌速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验证试验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