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二维复杂场地土介质中阻尼的选取方法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小田原试验场地地震波弹性反演分析第17-30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地震波反演的理论计算方法第17-18页
    2.3 日本小田原试验场地第18-21页
        2.3.1 日本小田原试验场地地形地貌第18页
        2.3.2 日本小田原场地模型参数第18-21页
    2.4 小田原试验场地地表记录的弹性反演第21-28页
        2.4.1 谱比函数的确定第21-27页
        2.4.2 基岩底部输入波傅里叶谱的确定第27页
        2.4.3 基岩底部输入地震动的确定第27-28页
    2.5 对于弹性反演结果的认证第28-29页
    2.6 弹性反演结果与理论输入的比较第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小田原试验场地地震波等效线性化反演分析第30-43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原理简介第30-31页
    3.3 等效线性化模型下小田原试验场地地震动输入的确定第31-39页
        3.3.1 点KS1处的计算模型第32-33页
        3.3.2 地震波的输入第33页
        3.3.3 网格尺寸的划分第33-34页
        3.3.4 KS1点反演得到的地震波输入第34页
        3.3.5 等效线性化反演中KS1点的土的参数的提取第34-36页
        3.3.6 KS2点处的计算模型第36-37页
        3.3.7 地震波的输入第37页
        3.3.8 网格的划分第37-38页
        3.3.9 KS2点反演得到的地震波第38页
        3.3.10 等效线性化反演中KS2点处土的参数的提取第38-39页
    3.4 对于等效线性化反演结果的认证第39-41页
        3.4.1 等效线性化反演和正演迭代后的土质参数第39-41页
        3.4.2 等效线性化反演结果正演计算与实际记录的比较分析第41页
    3.5 等效线性化反演结果与理论输入的比较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小田原试验场地一维模型时域计算下的地震动响应第43-55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时域解第43-47页
        4.2.1 时域运动方程第43页
        4.2.2 Rayleigh阻尼第43-45页
        4.2.3 时域数值积分方法第45-47页
    4.3 日本小田原试验场地一维模型时域计算下的地震动响应第47-52页
        4.3.1 孔点KS1处的计算模型第48页
        4.3.2 地震波的输入第48-49页
        4.3.3 网格尺寸的划分第49页
        4.3.4 点KS1处一维线性时域方法计算的结果第49-50页
        4.3.5 点KS2处的计算模型第50-51页
        4.3.6 地震波的输入第51页
        4.3.7 网格的划分第51页
        4.3.8 点KS2处一维线性时域方法计算的结果第51-52页
    4.4 计算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小田原试验场地二维模型地震动响应分析第55-62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计算方法第55-56页
    5.3 计算模型和地震波的输入第56-58页
    5.4 网格尺寸的划分第58页
    5.5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2页
    6.2 工作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图表目录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研究
下一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