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航空货运代理人收运人员安全意识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12-21页 |
2.1 航空货运代理人收运人员对航空货运安全的影响 | 第12-14页 |
2.1.1 航空货运代理人收运人员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航空货运代理人收运人员对航空货运安全的影响分析 | 第12-14页 |
2.2 航空货运代理人收运人员的安全意识界定 | 第14-21页 |
2.2.1 安全意识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2.2 航空货运代理人收运人员安全意识结构 | 第18-21页 |
3 评估指标的建立与量表的建立与修订 | 第21-28页 |
3.1 航空货运代理货运收运人员安全意识评估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3.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21-22页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23页 |
3.2 航空货运代理货运收运人员安全意识评估量表的编制 | 第23-25页 |
3.2.1 编制量表的意义 | 第23页 |
3.2.2 安全意识测量量表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3.2.3 安全意识测量量表的设计 | 第24-25页 |
3.3 测试被试的选择 | 第25-28页 |
3.3.1 量表测试情况 | 第25页 |
3.3.2 被试情况 | 第25-28页 |
4 量表修订与指标权重确定 | 第28-43页 |
4.1 量表修订 | 第28-31页 |
4.1.1 显著性检验 | 第28-30页 |
4.1.2 信度检验 | 第30页 |
4.1.3 相关性检验 | 第30-31页 |
4.1.4 量表调整 | 第31页 |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5-43页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5页 |
4.3.2 因素分析原理 | 第35-36页 |
4.3.3 一级指标权重 | 第36页 |
4.3.4 二级指标权重 | 第36-41页 |
4.3.5 航空货运代理货运收运人员安全意识评价模型 | 第41-43页 |
5 航空货运代理货运收运人员安全意识测量与评估 | 第43-49页 |
5.1 收运人员安全意识整体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5.2 安全意识相关性分析 | 第45-49页 |
5.2.1 安全意识指标 | 第46页 |
5.2.2 安全态度观念指标 | 第46-47页 |
5.2.3 安全行为观念指标 | 第47-48页 |
5.2.4 安全认知观念指标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6.1 结论及建议 | 第49-50页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航空货运代理货运收运人员安全意识评估量表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