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审判视角下的大气污染防治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大气污染防治司法救济概述 | 第9-14页 |
(一) 大气污染概念及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历程 | 第9-10页 |
1. 大气污染的法律概念及大气污染来源 | 第9页 |
2. 大气污染特点 | 第9-10页 |
3. 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历程 | 第10页 |
(二) 大气污染司法救济的兴起 | 第10-12页 |
1. 我国大气污染法律纠纷第一案 | 第10-11页 |
2. 大气污染案件司法救济现状 | 第11-12页 |
小结 | 第12-14页 |
二、大气污染案件司法瓶颈及原因分析 | 第14-19页 |
(一) 大气污染诉讼立案难 | 第14-15页 |
1. 地方行政权过度干预 | 第14页 |
2. 受害者启动诉讼程序困难 | 第14-15页 |
3. 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 | 第15页 |
(二) 大气污染侵权案件审判执行难 | 第15-17页 |
1. 大气污染诉讼案件举证难 | 第15-16页 |
2. 大气污染诉讼案件审判结果受行政干预 | 第16-17页 |
3. 大气污染诉讼案件执行难 | 第17页 |
(三) 大气污染诉讼案件归罪难 | 第17-18页 |
1. 环境犯罪归类与危害性不对称 | 第17-18页 |
2. 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犯罪司法衔接实施不顺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三、完善和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的司法对策 | 第19-26页 |
(一) 大气污染诉讼立案难的对策 | 第19-21页 |
1. 坚持司法审判独立 | 第19页 |
2. 依法程序化立案审查 | 第19-20页 |
3. 鼓励公众参与诉讼 | 第20-21页 |
(二) 大气污染侵权民事案件审判执行难的对策 | 第21-24页 |
1. 建立司法审查前置制度 | 第21-23页 |
2. 坚持独立司法审判制度 | 第23页 |
3. 完善大气污染案件诉讼执行措施 | 第23-24页 |
(三) 大气污染刑事案件司法困境的对策 | 第24-25页 |
1. 确定环境犯罪为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24页 |
2. 建立刑事环境司法的联动机制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