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1 教师职业倦怠的观点第13-14页
            1.2.1.2 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模式第14-15页
            1.2.1.3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第15页
            1.2.1.4 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第15页
            1.2.1.5 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第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1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第15-16页
            1.2.2.2 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第16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页
        1.3.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2.1 保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第16页
            1.3.2.2 符合《课标》课程理念和三维目标的要求第16页
            1.3.2.3 提高生物学教师日常生活的质量第16页
            1.3.2.4 促进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第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17页
        1.5.2 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1.5.3 访谈法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9-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9页
        2.1.1 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归因理论第19页
        2.2.2 自我效能理论第19-20页
        2.2.3 社会交换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初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第21-47页
    3.1 调查目的第21页
    3.2 调查对象第21-22页
    3.3 调查问卷第22-24页
        3.3.1 问卷的编制与结构第22-23页
        3.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3页
        3.3.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第23-24页
    3.4 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第24页
    3.5 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第24-45页
        3.5.1 整体分析第24页
        3.5.2 差异分析第24-45页
            3.5.2.1 性别第25-27页
            3.5.2.2 班主任第27-30页
            3.5.2.3 学历第30-32页
            3.5.2.4 职称第32-35页
            3.5.2.5 年龄、教龄第35-39页
            3.5.2.6 学校所在地第39-42页
            3.5.2.7 年级第42-43页
            3.5.2.8 班级数第43-45页
    3.6 结论第45-47页
第4章 初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第47-51页
    4.1 自身方面第47-48页
        4.1.1 高尚的教师情怀,强烈的教育责任第47页
        4.1.2 生物学认同感高,教师幸福感强第47页
        4.1.3 多种方式并举,释放紧张情绪第47-48页
    4.2 学校方面第48-49页
        4.2.1 老中青相结合,教师队伍共成长第48页
        4.2.2 重视男性教师,优化教学环境第48-49页
    4.3 学科方面第49页
        4.3.1 开展教师培训,鼓励继续教育第49页
        4.3.2 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学术共享第49页
    4.4 社会方面第49-51页
        4.4.1 重塑教师地位昔日辉煌第49-50页
        4.4.2 保障教师收入稳步增长第50-51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5.2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55-58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58-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过程成本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以X科研项目为例
下一篇:基于PWM驱动的多色LED混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