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及均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1.1.1 电动汽车分类及特点 | 第11-14页 |
1.1.2 电动汽车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4-16页 |
1.1.3 电动汽车发展制约因素 | 第16-17页 |
1.2 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荷电状态估计及均衡技术研究概述 | 第22-30页 |
2.1 荷电状态估计现状 | 第22-24页 |
2.1.1 SOC估计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1.2 SOC估计常用方法 | 第23-24页 |
2.2 电池组均衡技术现状 | 第24-28页 |
2.2.1 对串联电池组均衡的原因 | 第25-26页 |
2.2.2 常用均衡方法 | 第26-28页 |
2.3 本文研究策略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荷电状态估计技术研究 | 第30-61页 |
3.1 搭建锂电池模型 | 第30-41页 |
3.1.1 等效电路模型概述 | 第31-33页 |
3.1.2 等效电路模型选型 | 第33-35页 |
3.1.3 模型参数在线辨识 | 第35-40页 |
3.1.4 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3.2 基于离线数据分段矫正技术的研究 | 第41-46页 |
3.2.1 基于离线数据分段矫正技术的原理 | 第41-42页 |
3.2.2 电池模型离线参数辨识 | 第42-43页 |
3.2.3 电池健康状态的获取 | 第43-44页 |
3.2.4 仿真实验 | 第44-45页 |
3.2.5 小结 | 第45-46页 |
3.3 联合估计技术的研究 | 第46-55页 |
3.3.1 联合估计算法的提出 | 第46页 |
3.3.2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法的建立 | 第46-51页 |
3.3.3 联合估算的步骤 | 第51-52页 |
3.3.4 联合估算的试验分析 | 第52-54页 |
3.3.5 小结 | 第54-55页 |
3.4 电池组荷电状态估计技术的研究 | 第55-60页 |
3.4.1 电池组建模方法概述 | 第55-56页 |
3.4.2 电池组模型的建立 | 第56-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基于多准则限定的电池组均衡技术研究 | 第61-78页 |
4.1 均衡电路结构及原理 | 第61-68页 |
4.1.1 均衡电路结构 | 第61-63页 |
4.1.2 均衡原理 | 第63-68页 |
4.2 均衡电路参数计算 | 第68-70页 |
4.2.1 充电过程参数计算 | 第68-69页 |
4.2.2 放电过程参数计算 | 第69-70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70-73页 |
4.3.1 充电均衡仿真 | 第71-72页 |
4.3.2 放电均衡仿真 | 第72-73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73-77页 |
4.4.1 充电过程实验结果 | 第74-76页 |
4.4.2 放电过程实验结果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基于分层策略的电池组均衡技术研究 | 第78-93页 |
5.1 均衡电路结构及原理 | 第78-81页 |
5.1.1 均衡电路结构 | 第78-80页 |
5.1.2 均衡原理 | 第80-81页 |
5.2 均衡电路参数计算 | 第81-84页 |
5.3 仿真分析 | 第84-87页 |
5.3.1 充电均衡仿真 | 第85-86页 |
5.3.2 放电均衡仿真 | 第86-87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87-92页 |
5.4.1 硬件电路设计 | 第87-90页 |
5.4.2 实验结果 | 第90-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3-95页 |
6.1 总结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附件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