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4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页
    第六节 论文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9-35页
    第一节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概述第19-23页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定义第19-20页
        二、大学生常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介绍第20-21页
            (一)电商平台模式第20-21页
            (二)分期平台模式第21页
        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研究综述第21-23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3-35页
        一、用户行为理论基础第23-30页
            (一)理性行为理论(TRA)第23-24页
            (二)计划行为理论(TPB)第24页
            (三)技术接受模型(TAM)第24-25页
            (四)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TAM2)第25-26页
            (五)创新扩散理论(IDT)第26-27页
            (六)整合的技术接受模型(UTAUT)第27-28页
            (七)期望不确认理论(EDT)第28-29页
            (八)期望确认理论(ECT)第29页
            (九)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ECM-IT)第29-30页
        二、风险理论第30-31页
            (一)感知风险的定义第30页
            (二)感知风险的维度研究第30-31页
        三、情境理论第31页
        四、沉浸理论(Flow Theory)第31-32页
            (一)沉浸的定义第31-32页
            (二)沉浸体验研究综述第32页
        五、承诺理论第32-35页
            (一)承诺的定义第32-33页
            (二)承诺的维度第33-34页
            (三)承诺与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综述第34-35页
第三章 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第35-42页
    第一节 模型构建思路第35-36页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界定第36-38页
        一、相对优势(Relative Advantage)第36页
        二、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第36-37页
        三、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第37页
        四、使用情景第37页
        五、期望确认度第37页
        六、满意度第37页
        七、沉浸体验(Flow Experience)第37-38页
        八、情感性承诺第38页
        九、持续使用意向第38页
    第三节 研究假设第38-42页
        一、使用情景和感知有用性第38页
        二、相对优势与感知有用性、持续使用意向第38-39页
        三、感知有用性与期望确认度、满意度第39页
        四、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向第39-40页
        五、沉浸体验与满意度、情感性承诺、持续使用意向第40页
        六、情感性承诺与持续使用意向第40-41页
        七、感知风险与持续使用意向第41-42页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设计第42-45页
    第一节 确定调查对象第42页
    第二节 问卷设计第42-44页
        一、问卷结构的设计第42页
        二、核心变量的设计第42-44页
    第三节 问卷的前测第44页
    第四节 问卷的正式发放第44-45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45-63页
    第一节 研究样本的个人情况汇总第45-46页
    第二节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量表的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6-49页
        一、问卷中量表“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的信度检验第46-47页
        二、问卷中量表“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的效度检验第47-49页
    第三节 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类产品的使用现状第49-52页
    第四节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的实际表现第52-56页
    第五节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第56-61页
        一、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第56-57页
        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57-61页
            (一)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第57-59页
            (二)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第59-60页
            (三)模型3的回归分析结果第60-61页
    第六节 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3-6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3-64页
        一、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变量第63页
        二、影响满意度的变量第63页
        三、影响情感性承诺的变量第63页
        四、影响持续使用意向的变量第63-64页
    第二节 发展建议第64-66页
        一、根据大学生消费特性,丰富使用场景第64-65页
        二、利用大数据,增加相对优势第65页
        三、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忠诚第65-66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66-67页
        一、理论方面第66页
        二、实证方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附录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XNDC5在促进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游戏客户端基于XSDK在云端自动化打包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