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一 灾难新闻 | 第14-15页 |
二 灾难新闻话语 | 第15页 |
三 修辞策略 | 第15-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 内容分析法 | 第18页 |
二 文本分析法 | 第18-19页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0-29页 |
第一节 修辞策略的分类模型 | 第20-25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25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 第25-27页 |
第四节 编码操作 | 第27-29页 |
一 分析单位与维度 | 第27-28页 |
二 具体编码操作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人民日报》灾难新闻话语修辞策略的应用 | 第29-37页 |
第一节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应用分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义变修辞与形变修辞的应用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新闻标题中义变辞格的应用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报道体裁中积极修辞的应用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节 研究发现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灾难新闻话语修辞策略的效果 | 第37-41页 |
第一节 白描灾情现场,强化灾难新闻真实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丰盈话语表达,增强灾难报道张力 | 第38页 |
第三节 突出报道主旨,提升新闻标题魅力 | 第38-39页 |
第四节 重塑政治认同,引发集体情感共振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人民日报》灾难新闻话语修辞策略的问题及改进 | 第41-45页 |
第一节 灾难新闻话语中修辞策略的问题审视 | 第41-42页 |
一 灾难美学的偏离 | 第41-42页 |
二 抒情符号的泛滥 | 第42页 |
第二节 灾难新闻话语中修辞策略的改进建议 | 第42-45页 |
一 恰当合理使用修辞格 | 第42-43页 |
二 把握修辞使用的适宜性 | 第43页 |
三 平衡理性叙事与感性表达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