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特征融合及流形排序的三维模型检索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三维模型检索框架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3.1 模型预处理第12页
        1.3.2 特征提取第12-17页
        1.3.3 特征编码第17-18页
        1.3.4 相似性度量第18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8-22页
2 相关基础及算法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旋转归一化算法第22-25页
        2.2.1 PCA旋转归一化第22页
        2.2.2 CPCA旋转归一化第22-24页
        2.2.3 ROSy+旋转归一化第24-25页
    2.3 典型特征提取算法第25-34页
        2.3.1 全局特征第25-26页
        2.3.2 局部特征第26-28页
        2.3.3 基于视图的特征第28-32页
        2.3.4 多特征融合算法第32-34页
    2.4 典型的特征编码算法第34-36页
        2.4.1 词袋编码 (BoF)第34页
        2.4.2 局部约束线性编码 (LLC)第34-35页
        2.4.3 超向量编码(SVC)第35-36页
    2.5 流形排序第36-38页
        2.5.1 流形排序简介第36页
        2.5.2 流形排序实现过程第36-38页
    2.6 小结第38-40页
3 三维模型特征提取第40-74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全局特征DBNAA第41-46页
        3.2.1 包围盒计算第41-42页
        3.2.2 法线及面积分布计算第42-45页
        3.2.3 特征获取第45-46页
    3.3 视图特征MD-FV第46-53页
        3.3.1 深度图像提取第46-50页
        3.3.2 视图特征提取及编码第50-52页
        3.3.3 相似性度量第52-53页
    3.4 局部特征IFPFH第53-58页
        3.4.1 特征点检测第53-55页
        3.4.2 三维模型点云化第55-56页
        3.4.3 局部坐标系构建第56-57页
        3.4.4 统计信息获取第57-58页
        3.4.5 特征编码与检索第58页
    3.5 实验分析第58-73页
        3.5.1 公共测试数据集第58-60页
        3.5.2 评价指标第60-61页
        3.5.3 DBNAA参数分析第61-62页
        3.5.4 MD-FV参数分析第62-66页
        3.5.5 iFPFH参数分析第66-69页
        3.5.6 对比实验第69-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4 基于特征融合的三维模型检索第74-96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基于距离加权的特征融合算法第75-76页
        4.2.1 融合特征选取第75页
        4.2.2 距离归一化第75-76页
        4.2.3 特征融合第76页
    4.3 基于检索结果序列自适应加权的特征融合算法第76-82页
        4.3.1 基准特征选择第77-78页
        4.3.2 权值计算第78-79页
        4.3.3 检索结果序列获取第79页
        4.3.4 相似度计算及融合第79-82页
    4.4 实验分析第82-95页
        4.4.1 参数分析第82-85页
        4.4.2 对比实验第85-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5 基于流形排序的三维模型检索第96-114页
    5.1 引言第96页
    5.2 基于流形排序的三维模型检索第96-104页
        5.2.1 传递矩阵构建第96-99页
        5.2.2 流形传递第99-100页
        5.2.3 传递结果变换第100-104页
    5.3 实验分析第104-113页
        5.3.1 参数分析第104-108页
        5.3.2 对比实验第108-113页
    5.4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6页
附录第126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26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秧龄及基本苗数对籼粳杂交中稻产量形成及其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194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