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基于对山东省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考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1 绪论第16-30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18-25页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18-21页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21-25页
   ·研究方法第25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研究内容第25-27页
     ·技术路线第27页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7-28页
   ·特别解释第28-30页
2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相关理论分析第30-50页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相关概念第30-33页
     ·农村土地第30页
     ·土地产权第30-31页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第31-32页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第32-33页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分析第33-45页
     ·土地产权理论第34-38页
     ·地租理论第38-41页
     ·土地发展权理论第41-42页
     ·土地价格理论第42-45页
     ·相关理论简评第45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45-50页
     ·制度与制度变迁第45-46页
     ·产权变革与制度变迁第46-47页
     ·国家权威与制度变迁第47-48页
     ·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第48页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第48-50页
3.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第50-64页
   ·农业用地所有权的确立与农村土地改革第50-52页
   ·合作社性质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第52-54页
     ·建立互助组第52页
     ·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52-53页
     ·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53-54页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第54-55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第55-56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历程回顾第56-58页
     ·明令禁止农村土地流转阶段第56-57页
     ·解禁农村土地流转阶段第57-58页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阶段第58页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第58-60页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启示第60-64页
     ·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第60-61页
     ·精英设计和社会博弈相结合第61-62页
     ·农地流转制度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62-63页
     ·清晰界定土地产权第63-64页
4.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本现状与思考第64-93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第64-69页
     ·经济因素分析第64-67页
     ·社会因素分析第67-68页
     ·观念因素和社会保障因素分析第68页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因素分析第68-69页
     ·政府行为因素分析第69页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改革的实践形式第69-79页
     ·从土地流转的推动主体角度分析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形式第69-74页
     ·从土地权益转换方式的角度分析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形式第74-79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新突破——土地资本化第79-86页
     ·山东枣庄模式的土地资本化第80页
     ·成都温江模式的土地资本化第80-81页
     ·重庆模式的土地资本化第81-83页
     ·浙江省嘉兴模式的土地资本化第83-84页
     ·国内农村土地资本化模式的共性与差异第84-86页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的总体判断第86-87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成效和提出的问题第87-93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成效第87-88页
     ·农户流出土地的意愿问题第88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操作规范问题第88-89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土地流转市场发育问题第89-90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引导与支持问题第90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法制建设问题第90-91页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措施与现行政策的协调问题第91-92页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中的公共利益与农户经济利益的冲突问题第92-93页
5.山东省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考察与思考第93-123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背景第93-94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第94-107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的平台载体第95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第95-97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的态势第97-100页
     ·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探索—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改革第100-107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效应第107-110页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经济效应第107-109页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经验效应第109页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社会效应第109-110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改革的特征第110-115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综合改革第110-112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拓展了土地产权功能第112-113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避免了政策风险第113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第113-114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第114-115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启示第115-119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趋势第115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与调控第115-116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第116-117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第117-118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稳定与完善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第118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解决农民增收困境的有效制度安排第118-119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布局第119页
   ·滕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出的问题第119-123页
     ·土地流转中农民风险的控制问题第119-120页
     ·土地流转所依赖经济环境的改善问题第120页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问题第120-121页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法制创新问题第121-123页
6.国外代表性土地流转制度案例与启示第123-131页
   ·国外代表性土地流转制度案例的内容第123-126页
     ·美国农用土地流转制度第123页
     ·英国农用土地流转制度第123-124页
     ·法国农用土地流转制度第124-125页
     ·日本农用土地流转制度第125页
     ·越南农用土地流转制度第125-126页
   ·国外代表性土地流转制度案例的特点第126-128页
     ·重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第126页
     ·农地流转形式多种多样化第126-127页
     ·农民权利的保护和利益的补偿机制完善第127页
     ·政府对土地流转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第127-128页
     ·土地流转依靠健全的农地流转法律体系作保障第128页
   ·国外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设计的启示第128-131页
     ·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边界第128页
     ·尊重土地流转规律,坚持农民自愿原则第128-129页
     ·土地流转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补偿标准要明晰合理第129页
     ·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农地资源配置优化第129-130页
     ·土地流转程序要规范严谨,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第130页
     ·土地流转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第130-131页
7 我国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总体判断与指导理念第131-140页
   ·我国已经打开了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改革的空间第131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过程第131-133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当前任务是解决管理和技术层面的问题第133-134页
   ·政府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裁量权须适度第134-136页
     ·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的裁量权的双面性第134页
     ·土地流转中农户与政府的博弈分析第134-136页
   ·农民应充分享受到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更多成果第136-137页
   ·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土地问题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纠结第137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法制环境还不尽人意第137-139页
   ·农村土地产权清晰是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追求的最终状态第139-140页
8.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第140-160页
   ·制度设计的依据第140-142页
     ·制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第140-141页
     ·制度设计的政策依据第141-142页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第142-145页
     ·理顺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第142-144页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第144页
     ·多渠道处理土地流转中的矛盾纠纷第144-145页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第145-148页
     ·扩大农户的农地权能第146-147页
     ·赋予农民永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147-148页
     ·完善农村土地权证形式第148页
   ·完善配套制度,改善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外部环境第148-150页
     ·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第148-149页
     ·积极探索“土地换社保”等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第149-150页
     ·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或二、三产业转移第150页
   ·全方位建设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和租赁市场第150-151页
     ·建立有形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和租赁市场第150页
     ·扩大产权交易服务内容,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展第150-151页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发育第151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第151-155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特点第151-152页
     ·影响土地流转价格的因素和农户间土地流转的博弈分析第152-153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价模型第153-154页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机制第154-155页
   ·建立化解土地流转风险的应对措施第155-157页
     ·土地流转风险的类型第155-156页
     ·化解土地流转风险的措施第156-157页
   ·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发挥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作用第157-158页
     ·发挥政府作用是促进土地流转的必要条件第157页
     ·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越位”或“缺位”第157-158页
     ·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第158页
   ·发挥并规范村集体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中作用第158-160页
     ·发挥并规范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第159页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第159-160页
9.结论与展望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陆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下一篇:我国乡镇企业吸纳农民非农就业税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