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4-28页
    一、选题意义第14-16页
    二、研究综述第16-25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页
    四、研究思路第25-26页
    五、研究方法第26页
    六、创新之处第26-28页
第一章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第28-57页
    第一节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第28-35页
        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第28-30页
        二、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性第30-32页
        三、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性第32-35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第35-45页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35-38页
        二、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原则第38-42页
        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第42-45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第45-57页
        一、民族的含义和特征第45-49页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第49-52页
        三、民族理论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用与发展第52-57页
第二章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及经验第57-76页
    第一节 改善民生以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57-60页
        一、在唤醒民族群众的政治意识中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第57-59页
        二、在解决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第59-60页
    第二节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60-69页
        一、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组织机构第60-62页
        二、充分利用各类民族优秀人才传播马克思主义第62-65页
        三、运用民族艺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活动第65-69页
    第三节 培养民族人才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69-76页
        一、加强理论学习的宣传普及第69-71页
        二、发展民族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第71-73页
        三、培育理论队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73-76页
第三章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第76-99页
    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影响第76-84页
        一、贫困制约着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第77-79页
        二、收入差距的拉大削弱了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第79-82页
        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82-84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多样化的影响第84-91页
        一、导致主流信仰在大众视野中淡化第84-86页
        二、造成对主流价值认同发生偏移第86-88页
        三、导致马克思主义受众群体流失第88-91页
    第三节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影响第91-99页
        一、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91-93页
        二、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93-96页
        三、失学群体较多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第96-99页
第四章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第99-130页
    第一节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第99-107页
        一、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100-103页
        二、用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103-105页
        三、用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105-107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路径第107-113页
        一、发展民族基础教育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07-109页
        二、发展民族职成教育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09-111页
        三、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11-113页
    第三节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路径第113-119页
        一、宣传形式民族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有效途径第114-116页
        二、宣传内容通俗化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第116-117页
        三、宣传手段现代化是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第117-119页
    第四节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路径第119-130页
        一、关注民生问题是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保障第120-123页
        二、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保障第123-127页
        三、建设专业化的理论宣传队伍是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保障第127-130页
第五章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价值第130-150页
    第一节 政治价值第130-134页
        一、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第130-132页
        二、提升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第132-133页
        三、促进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第133-134页
    第二节 经济价值第134-137页
        一、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第134-135页
        二、规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行为第135-136页
        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第136-137页
    第三节 文化价值第137-141页
        一、确保主流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地位第138-139页
        二、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第139-140页
        三、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形成第140-141页
    第四节 社会价值第141-145页
        一、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第142-143页
        二、激发民族地区的社会创造活力第143-144页
        三、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稳定第144-145页
    第五节 生态价值第145-150页
        一、增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理念第146-147页
        二、促进民族地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147-148页
        三、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148-150页
结语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0页
附录第160-161页
后记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ulti-Agent的微电网模式切换分布式协调控制研究
下一篇:结构模态对高速列车车体振动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