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宁夏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1.1 支付第15页
        2.1.2 现代化支付体系第15-16页
        2.1.3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第16页
        2.1.4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第16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9页
        2.2.1 萨伊定律第16页
        2.2.2 公共产品理论第16-17页
        2.2.3 需要与供给理论第17页
        2.2.4 机制设计理论第17页
        2.2.5 政府扶持理论第17-18页
        2.2.6 普惠金融理论第18页
        2.2.7 技术推进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宁夏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现状分析第19-27页
    3.1 发展历程第19-21页
        3.1.1 启动阶段(2009 年)第19页
        3.1.2 全面推进阶段(2010 年)第19页
        3.1.3 攻坚阶段(2011 年)第19-20页
        3.1.4 成效初显阶段(2012 年)第20页
        3.1.5 巩固阶段(2013 年)第20页
        3.1.6 全面深化阶段(2014 年)第20-21页
        3.1.7 可持续发展阶段(2015 年)第21页
    3.2 宁夏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情况第21-23页
        3.2.1 大力推进助农取款点建设第21页
        3.2.2 不断延伸助农取款点服务功能第21页
        3.2.3 重点推进农村特色产业电子支付业务第21页
        3.2.4 多方寻求补贴降低支付成本第21-22页
        3.2.5 激励各参与机构主动性第22页
        3.2.6 加强农村地区支付知识培训宣传第22页
        3.2.7“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第22-23页
    3.3 取得的成效第23-25页
        3.3.1 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区行政村实现 100%全覆盖第23页
        3.3.2 自助渠道建设不断完善,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缺失的不足第23-24页
        3.3.3 银行账户数量稳步增长,为普惠金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24页
        3.3.4 电子支付业务快速增长,有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第24-25页
    3.4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第25-27页
        3.4.1 助农取款服务点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第25页
        3.4.2 银行短期逐利性导致银行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第25页
        3.4.3 农村日常消费领域非现金支付程度低第25-26页
        3.4.4 监督管理措施难以全面到位第26页
        3.4.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待加强第26-27页
第四章 宁夏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SWOT分析第27-37页
    4.1 SWOT解析第27-32页
        4.1.1 优势第27-28页
        4.1.2 劣势第28-29页
        4.1.3 机会第29-31页
        4.1.4 威胁第31-32页
    4.2 SWOT矩阵第32-35页
        4.2.1 SO增长性战略第32-33页
        4.2.2 WO扭转型战略第33页
        4.2.3 WT防御型战略第33-34页
        4.2.4 ST多元化战略第34-35页
    4.3 战略选择第35-37页
第五章 改善宁夏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政策建议第37-40页
    5.1 加强和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多部门合作机制第37页
    5.2 健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奖惩机制第37-38页
    5.3 完善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第38页
    5.4 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创新机制第38-39页
    5.5 形成多方联动的风险预警机制第39页
    5.6 建立多种模式的服务机制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作者简介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丝引线键合工艺参数对键合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近代女作家单士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