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渗流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第10-12页 |
1.2.2 页岩渗流机理研究 | 第12-14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3 完成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3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7-19页 |
2.2 研究区构造 | 第19-20页 |
2.3 研究区地层 | 第20-23页 |
第3章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第23-31页 |
3.1 实验样品及加工 | 第23-24页 |
3.2 实验样品测试 | 第24-26页 |
3.2.1 总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热成熟度 | 第24-26页 |
3.2.2 矿物成分测试 | 第26页 |
3.3 孔隙分布测试 | 第26-31页 |
3.3.1 压汞法 | 第27-28页 |
3.3.2 氮气吸附法 | 第28-29页 |
3.3.3 二氧化碳吸附法 | 第29-31页 |
第4章 页岩渗透率测试实验 | 第31-36页 |
4.1 实验装置 | 第31-33页 |
4.2 表观渗透率原理 | 第33-34页 |
4.3 表观渗透率实验步骤 | 第34页 |
4.4 表观渗透率结果 | 第34-36页 |
第5章 页岩纳米孔隙气体流动机理 | 第36-45页 |
5.1 气体流动方式判别 | 第36-37页 |
5.2 页岩纳米孔隙气体流动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5.2.1 连续流质量通量 | 第37-38页 |
5.2.2 滑脱流质量通量 | 第38页 |
5.2.3 扩散流质量通量 | 第38-40页 |
5.3 实验数据整理 | 第40-45页 |
第6章 渗透率影响因素讨论 | 第45-54页 |
6.1 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 | 第45-48页 |
6.2 孔径对渗透率的影响 | 第48-51页 |
6.3 页岩岩性对渗透率的影响 | 第51-54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