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立体感知质量评价方法与立体视觉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2页
        1.2.1 立体图像获取技术第11-13页
        1.2.2 立体图像显示技术第13-16页
        1.2.3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第16-2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22-26页
第二章 人眼视觉特性第26-34页
    2.1 人类视觉第26-28页
        2.1.1 人眼生理结构第26-27页
        2.1.2 人眼视觉通路第27-28页
    2.2 平面视觉特性第28-31页
        2.2.1 人眼色彩视觉空间第28页
        2.2.2 对比度敏感度视觉特性第28-29页
        2.2.3 多通道视觉特性第29-30页
        2.2.4 视觉掩盖效应第30-31页
    2.3 立体视觉特性第31-33页
        2.3.1 心理立体视觉第31页
        2.3.2 生理立体视觉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立体视觉特性的立体相机拍摄质量评价方法第34-54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立体相机拍摄理论第34-40页
        3.2.1 立体相机模型第34-36页
        3.2.2 立体相机拍摄准则第36-40页
    3.3 立体相机拍摄质量评价方法第40-47页
        3.3.1 立体相机拍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的必要性第40页
        3.3.2 立体相机拍摄模型第40-47页
        3.3.3 立体相机拍摄质量评价方法第47页
    3.4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第47-53页
        3.4.1 立体拍摄图像数据库第47-49页
        3.4.2 实验结果分析第49-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双目融合特性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第54-86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双眼立体视觉模型第54-62页
        4.2.1 立体视觉显著性模型第55-56页
        4.2.2 双目视觉融合模型第56-62页
    4.3 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第62-84页
        4.3.1 基于单通道融合模型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62-75页
        4.3.2 基于双通道融合模型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75-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人眼立体对比度敏感度视觉特性模型第86-106页
    5.1 引言第86-87页
    5.2 人眼平面对比度敏感度视觉特性第87-89页
        5.2.1 平面明度CS F视觉特性第87-88页
        5.2.2 平面彩色CS F视觉特性第88-89页
    5.3 人眼立体对比度敏感度视觉特性模型第89-103页
        5.3.1 人眼立体明度CS F视觉特性模型第89-97页
        5.3.2 人眼立体彩色CS F视觉特性模型第97-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图像分类的分层稀疏表示方法研究
下一篇: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及其在物流选址优化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