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风电不确定出力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含风电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研究 | 第14-25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风电出力特性 | 第14-18页 |
2.2.1 风的特性 | 第14-16页 |
2.2.2 风电出力不确定性 | 第16页 |
2.2.3 风电出力数学模型 | 第16-18页 |
2.3 火电出力特性 | 第18-19页 |
2.3.1 火电机组的耗能特性 | 第18-19页 |
2.3.2 火电机组的调峰特性 | 第19页 |
2.4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 | 第19-23页 |
2.4.1 风电接入对系统备用的影响 | 第20-23页 |
2.4.2 风电接入对系统调度的影响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大规模风电并网优化调度模式研究 | 第25-37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 | 第25-27页 |
3.2.1 常规运行模式 | 第25-26页 |
3.2.2 节省燃料运行模式 | 第26页 |
3.2.3 预测风电运行模式 | 第26-27页 |
3.3 风电并网优化调度相关技术 | 第27-30页 |
3.3.1 储能技术与风电技术的结合 | 第28-29页 |
3.3.2 增加系统中机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 第29页 |
3.3.3 需求侧管理 | 第29-30页 |
3.4 风电并网的优化调度 | 第30-35页 |
3.4.1 风-火优化调度 | 第30-32页 |
3.4.2 风电-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 | 第32-34页 |
3.4.3 计及可中断负荷的风电并网系统优化调度 | 第34-35页 |
3.4.4 风电接入系统优化调度模式的对比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考虑风电不确定出力的风电并网协调优化调度模型 | 第37-50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风电不确定出力模型 | 第38-40页 |
4.2.1 风电预渗透率模型 | 第38页 |
4.2.2 风电出力预测误差模型 | 第38页 |
4.2.3 风电预测误差增长模型 | 第38-39页 |
4.2.4 基于误差增长的风电不确定出力模型 | 第39-40页 |
4.3 可调度负荷权重区间模型 | 第40-41页 |
4.4 储能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4.5 系统成本模型 | 第42页 |
4.5.1 风电成本模型 | 第42页 |
4.5.2 火电成本模型 | 第42页 |
4.6 优化模型 | 第42-44页 |
4.6.1 目标和约束 | 第43页 |
4.6.2 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4.7 算例分析 | 第44-48页 |
4.7.1 算例参数 | 第44-45页 |
4.7.2 含风电的调度模式分析 | 第45-46页 |
4.7.3 风电调度模式对系统备用的影响 | 第46-4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