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有限合伙人责任概述 | 第12-19页 |
2.1 有限合伙概况 | 第12-14页 |
2.1.1 有限合伙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有限合伙制度的功能 | 第12-14页 |
2.2 有限合伙中不同合伙人法律地位的比较 | 第14-15页 |
2.2.1 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存 | 第14页 |
2.2.2 责任承担方式的不同 | 第14页 |
2.2.3 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阐述 | 第14-15页 |
2.3 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5-19页 |
2.3.1 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萌芽 | 第15-16页 |
2.3.2 世界范围内的演变 | 第16-17页 |
2.3.3 我国的演变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19-25页 |
3.1 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制度 | 第19-21页 |
3.1.1 有限责任 | 第19页 |
3.1.2 有限责任的例外 | 第19页 |
3.1.3 有限责任例外的例外——安全港条款 | 第19-21页 |
3.2 我国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3.2.1 过度使用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 | 第21页 |
3.2.2 出资的缺陷 | 第21-22页 |
3.2.3 不同的合伙人之间相互转化身份后的责任承担方式不规范 | 第22-23页 |
3.2.4 安全港条款的局限性限制了有限合伙的发展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完善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25-33页 |
4.1 建立有限合伙人直索责任制度 | 第25-28页 |
4.1.1 明确特殊情形下不适用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的保护 | 第25-26页 |
4.1.2 明确有限合伙人直索责任制度的适用情形和对象 | 第26-27页 |
4.1.3 明确有限合伙人直索责任制度的主张者 | 第27页 |
4.1.4 明确有限合伙人直索责任制度的适用结果 | 第27-28页 |
4.2 完善有限合伙人出资义务的规定 | 第28-29页 |
4.2.1 规范有限合伙人的货币出资额 | 第28-29页 |
4.2.2 规范有限合伙人的非货币出资 | 第29页 |
4.3 规范不同的合伙人之间身份转化后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29-30页 |
4.3.1 规范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身份相互转化的条件 | 第29-30页 |
4.3.2 规范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身份转化后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30页 |
4.4 适当延展“安全港”条款适用范围 | 第30-33页 |
4.4.1 适当延展“安全港”条款适用范围 | 第31页 |
4.4.2 增加兜底性条款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