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利益主体及其互动--以唐家坝村修路为例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导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策略 | 第13-1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研究策略 | 第14页 |
(四)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页 |
(五)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二、个案描述 | 第16-29页 |
(一) 修路的提出和动员 | 第16-18页 |
1. 村情介绍 | 第16-17页 |
2. 修路的提出 | 第17页 |
3.宣传与动员 | 第17-18页 |
(二) 修路的过程 | 第18-29页 |
1. 修路的第一阶段 | 第18-26页 |
2. 修路第二阶段 | 第26-29页 |
(三) 修路仍在继续 | 第29页 |
三、修路中的利益主体及其互动 | 第29-40页 |
(一) 利益主体及其划分 | 第29-33页 |
1. 获利型利益主体 | 第30-31页 |
2. 受损型利益主体 | 第31-32页 |
3. 维持型利益主体 | 第32-33页 |
(二) 利益主体互动分析 | 第33-40页 |
1. 利益主体互动的特点 | 第34-36页 |
2. 影响利益主体互动的机制 | 第36-40页 |
四、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