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主观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1.2.3 客观质量评价指标 | 第18-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人眼视觉感知 | 第21-30页 |
2.1 立体感知 | 第21-24页 |
2.1.1 立体匹配 | 第21-22页 |
2.1.2 单通道方法评价立体质量 | 第22页 |
2.1.3 双目视觉 | 第22-24页 |
2.2 颜色感知 | 第24-26页 |
2.2.1 颜色空间 | 第24页 |
2.2.2 颜色感知的应用 | 第24-26页 |
2.3 运动感知 | 第26-29页 |
2.3.1 运动特征 | 第26-27页 |
2.3.2 时变感知模型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结合立体感知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0-40页 |
3.1 基于联合恰可察觉失真的立体感知 | 第30-35页 |
3.1.1 联合恰可察觉失真模型处理立体图像对 | 第31-33页 |
3.1.2 左右图像质量评价 | 第33-35页 |
3.2 基于视差梯度的立体感知 | 第35-36页 |
3.3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融合 | 第36-37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3.4.1 权值确定 | 第37-38页 |
3.4.2 客观算法的性能测试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和张量分解的视频质量评价 | 第40-50页 |
4.1 基于三原色的视频质量评价 | 第40-41页 |
4.2 张量分解 | 第41-43页 |
4.2.1 彩色信息降维 | 第42-43页 |
4.3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评价 | 第43-47页 |
4.3.1 三维小波分解 | 第43-44页 |
4.3.2 扩展的三维对比敏感度权值 | 第44-45页 |
4.3.3 时-空域质量感知 | 第45-46页 |
4.3.4 时变感知融合 | 第46-47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4.4.1 测试数据库 | 第47-48页 |
4.4.2 客观算法的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基于张量分解域运动特征的无参考立体视频质量评价 | 第50-84页 |
5.1 提出的无参考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50-75页 |
5.1.1 Tucker分解 | 第52页 |
5.1.2 视频时变信息的运动信息图获取 | 第52-54页 |
5.1.3 张量分解域上的特征提取 | 第54-70页 |
5.1.4 用于特征提取的运动信息图的选择 | 第70-75页 |
5.2 特征融合与质量评价 | 第75-76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83页 |
5.3.1 测试数据库 | 第76页 |
5.3.2 参数S值的选取与分析 | 第76-80页 |
5.3.3 客观算法的性能测试 | 第8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84-8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6.2 本文工作总结未来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