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自媒体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自媒体的内涵 | 第14页 |
2.自媒体类型及特点 | 第14-15页 |
(二)高校危机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高校危机定义 | 第15-16页 |
2.高校危机分类 | 第16-17页 |
(三)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高校危机管理定义 | 第17-18页 |
2.高校危机管理阶段 | 第18页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危机管理的 4R模式 | 第18-19页 |
2.危机管理的 6C理念 | 第19页 |
3.议程设置理论 | 第19-20页 |
二、自媒体对高校危机及其管理的影响 | 第20-26页 |
(一)危机信息传播模式 | 第20-21页 |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事件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1.发生来源广泛 | 第21-22页 |
2.传播路径众多 | 第22页 |
3.升级发酵迅速 | 第22页 |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2-26页 |
1.青少年群体网民规模快速增长,受众参与度高 | 第22-23页 |
2.危机信息传播引发的蝴蝶效应 | 第23-24页 |
3.危机信息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变动空间 | 第24页 |
4.“明星效应”带来的观念引导 | 第24-26页 |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6-39页 |
(一)案例分析 | 第26-29页 |
1.复旦大学“抄袭门”事件 | 第26-28页 |
2.3·27 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 | 第28-29页 |
(二)基本情况及访谈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已取得的成效 | 第33-35页 |
1.高校开始重视自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运用 | 第33-34页 |
2.危机应急预案基本确立 | 第34-35页 |
(四)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现存问题 | 第35-39页 |
1.危机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滞后 | 第35页 |
2.自媒体运用不力,信息公开不及时 | 第35-36页 |
3.媒介素养教育缺失,危机预判能力弱 | 第36页 |
4.基于自媒体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5.自媒体时代危机管理法制不健全 | 第37-39页 |
四、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 第39-50页 |
(一)转变高校危机管理的传统理念 | 第39-42页 |
1.树立自媒体危机管理常态化理念 | 第39-40页 |
2.树立自媒体危机管理公开化、科学化管理理念 | 第40-41页 |
3.树立自媒体危机管理互通化理念 | 第41-42页 |
(二)加强高校危机管理团队建设 | 第42-44页 |
1.注重高校自媒体意见领袖的培养 | 第42页 |
2.提高管理人员的自媒体危机信息研判能力 | 第42-43页 |
3.开展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43-44页 |
(三)加强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 第44-46页 |
1.建立师生联动的自媒体危机管理综合体 | 第44-45页 |
2.合理财政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 第45-46页 |
(四)构建完善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模式 | 第46-49页 |
1.建立危机前的自媒体舆情跟踪预警系统 | 第46-47页 |
2.建立基于自媒体的危机信息发布与沟通机制 | 第47页 |
3.构建危机中基于自媒体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4.注重危机后基于自媒体的心理干预机制 | 第48-49页 |
5.构建危机后基于自媒体的声誉恢复评价机制 | 第49页 |
(五)加强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法制建设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