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石油管道缠绕机的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缠绕机研究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3 CAE技术简介和应用 | 第11-12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思路 | 第12-14页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1.4.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2章 石油管道缠绕机的功能分析 | 第14-18页 |
2.1 功能的含义 | 第14-15页 |
2.2 石油管道缠绕机的功能要求 | 第15-16页 |
2.2.1 管道外涂层的修复手段 | 第15-16页 |
2.2.2 胶带缠绕设备的功能要求 | 第16页 |
2.3 胶带缠绕设备的功能分解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石油管道缠绕机的模块化结构创建 | 第18-28页 |
3.1 缠绕机的功能结构布局 | 第18页 |
3.2 建立缠绕机的详细结构模型 | 第18-19页 |
3.3 各组成模块的详细结构构建 | 第19-27页 |
3.3.1 缠绕机驱动模块的构建 | 第19-20页 |
3.3.2 传动模块的结构构建 | 第20-21页 |
3.3.3 行走模块的功能结构 | 第21-23页 |
3.3.4 缠绕结构的功能构造 | 第23-26页 |
3.3.5 辅助模块的功能构造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缠绕机ANSYS有限元动力学分析 | 第28-47页 |
4.1ANSYS的综合介绍 | 第28-31页 |
4.1.1 ANSYS的用途以及功能模块 | 第28-29页 |
4.1.2 有限元的分类和分析步骤 | 第29-30页 |
4.1.3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30-31页 |
4.2 缠绕机右撑板的静力学分析 | 第31-39页 |
4.2.1 右撑板有限元结构的建立 | 第32-33页 |
4.2.2 右撑板有限元的网格划分 | 第33-35页 |
4.2.3 右撑板力学计算和有限元模型载荷施加 | 第35-39页 |
4.3 右撑板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 | 第39-41页 |
4.3.1 有限元模态计算和振型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4 连接架的静力学分析及模态分析 | 第41-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缠绕机结构优化设计 | 第47-58页 |
5.1 优化概念的发展进程 | 第47页 |
5.2 优化方法的择优选择 | 第47-48页 |
5.3 结构优化的影响条件 | 第48-49页 |
5.4 右撑板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49-53页 |
5.4.1 右撑板的静力学分析 | 第49-51页 |
5.4.2 右撑板的模态分析 | 第51-53页 |
5.5 连接架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53-56页 |
5.5.1 连接架的静力学分析 | 第53-55页 |
5.5.2 连接架的模态分析 | 第55-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