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人身危险性评估与刑事禁止令的关系 | 第9-21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禁止令适用的难点 | 第9-14页 |
一、刑事禁止令的历史追述 | 第9-10页 |
二、刑事禁止令的适用现状 | 第10-13页 |
三、刑事禁止令适用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人身危险性评估制度 | 第14-19页 |
一、人身危险性的历史起源 | 第14-16页 |
二、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我国刑事禁止令中人身危险性评估的不足 | 第19-21页 |
一、统计分析评估模式存在缺憾 | 第19-20页 |
二、临床评估模式不能独当一面 | 第20页 |
三、直觉经验评估模式准确度低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三类禁令的人身危险性评估及适用 | 第21-42页 |
第一节 活动禁令的危险性评估 | 第21-26页 |
一、特定活动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不同犯罪类型下对活动危险性的分析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场所禁令的危险性评估 | 第26-31页 |
一、特定场所的界定 | 第26-27页 |
二、不同犯罪类型下对场所危险性的分析 | 第27-31页 |
第三节 对象禁令的危险性评估 | 第31-33页 |
一、特定对象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不同犯罪类型下对对象危险性的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节 人身危险性评估对刑事禁止令的适用 | 第33-42页 |
一、对不同犯罪类型下三类禁止令危险性分析的评价 | 第33-34页 |
二、人身危险性的具体适用 | 第34-42页 |
第三章 刑事禁止令中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完善及意义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刑事禁止令中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完善 | 第42-44页 |
一、设立专业的人身危险性评估机构 | 第42-43页 |
二、对人身危险性评估机构正确定性 | 第43页 |
三、拓宽人身危险性测评信息获得的渠道 | 第43页 |
四、做好外部的沟通衔接工作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人身危险性评估对刑事禁止令的意义 | 第44-47页 |
一、可以解决禁止令“遇冷”危机,扩大非监禁刑的使用力度 | 第44页 |
二、实现对罪犯的有效监管,防止其危害社会 | 第44-45页 |
三、携手社区矫正,促进行刑社会化 | 第45页 |
四、为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司法实践提供引导和帮助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