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1.1 形式化方法 | 第15-16页 |
1.1.2 汽车电子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1.3 相关工作 | 第17-1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 本文工作与贡献 | 第19-20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20-23页 |
第二章 问题描述 | 第23-29页 |
2.1 TTCAN协议 | 第23-24页 |
2.2 AUTOSAR体系架构及其规范下的TTCAN协议 | 第24-26页 |
2.2.1 AUTOSAR体系架构 | 第24-25页 |
2.2.2 AUTOSAR规范下的TTCAN协议接口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总体架构 | 第29-33页 |
3.1 TTCAN协议与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的关系 | 第29-31页 |
3.1.1 TTCAN协议的抽象 | 第29-30页 |
3.1.2 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的抽象 | 第30页 |
3.1.3 TTCAN协议与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的关系 | 第30-31页 |
3.2 研究框架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TTCAN协议建模 | 第33-47页 |
4.1 TTCAN协议模型架构 | 第33-34页 |
4.1.1 TTCAN协议体系结构 | 第33-34页 |
4.1.2 TTCAN协议模型概述 | 第34页 |
4.2 系统矩阵的建模 | 第34-37页 |
4.2.1 基本周期 | 第35-36页 |
4.2.2 四类时间窗口 | 第36-37页 |
4.3 节点消息传输的建模 | 第37-42页 |
4.3.1 时间主节点 | 第38页 |
4.3.2 从节点 | 第38-42页 |
4.4 总线仲裁的建模 | 第42-44页 |
4.5 错误处理的建模 | 第44-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建模 | 第47-55页 |
5.1 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模型架构 | 第47-48页 |
5.2 软件组件的建模 | 第48-49页 |
5.3 运行时环境的建模 | 第49-51页 |
5.3.1 同步模块接口 | 第49-50页 |
5.3.2 消息传输及错误处理模块接口 | 第50-51页 |
5.3.3 仲裁消息传输接口 | 第51页 |
5.3.4 总线仲裁模块接口 | 第51页 |
5.4 基础软件的建模 | 第51-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模型性质 | 第55-61页 |
6.1 TTCAN协议模型的性质 | 第55-58页 |
6.2 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模型的性质 | 第58-5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 模型实现与性质验证 | 第61-67页 |
7.1 模型实现 | 第61-62页 |
7.2 性质验证 | 第62-64页 |
7.2.1 TTCAN协议模型性质验证 | 第62-63页 |
7.2.2 基于AUTOSAR的TTCAN协议模型性质验证 | 第63-64页 |
7.3 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8.1 总结 | 第67页 |
8.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文中主要缩写对照表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