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青海矿业与“一带一路”战略嵌入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资源产业经济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国内矿产资源产业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矿业发展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图第20-21页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21-23页
第2章 矿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3-35页
    2.1 相关概念论述第23-25页
        2.1.1 矿产资源产业第23-24页
        2.1.2 产业结构相关概述第24-25页
        2.1.3 产业竞争力相关概述第25页
    2.2 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第25-29页
        2.2.1 矿产资源最优耗竭理论第25-26页
        2.2.2 资源产业发展理论第26-27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页
        2.2.4 区域分工的理论第27-28页
        2.2.5 战略合作理论第28-29页
    2.3 矿产资源产业的研究方法体系第29-35页
        2.3.1 经济学方法及模型第29-31页
        2.3.2 统计方法第31-32页
        2.3.3 计量经济学方法第32-35页
第3章 青海矿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基于区位熵分析第35-41页
    3.1 区位熵分析法第36页
    3.2 矿业产业区位熵分析第36-38页
    3.3 青海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青海矿业“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分析——基于偏离份额法第41-55页
    4.1 青海矿业经济现状第41-44页
        4.1.1 青海的矿产种类和主要矿种的资源储量第41-43页
        4.1.2 青海矿业近年来的投资状况第43页
        4.1.3 青海矿业总产值状况第43-44页
    4.2 偏离份额法第44-46页
        4.2.1 数据来源第44页
        4.2.2 数学模型第44-46页
    4.3 矿业产业以及矿业部门偏离份额法分析第46-50页
        4.3.1 青海矿业偏离份额法分析第46-48页
        4.3.2 西部地区的矿业偏离份额比较分析第48-49页
        4.3.3 青海矿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第49-50页
    4.4 偏离份额分析青海矿业发展制约因素第50-52页
        4.4.1 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第50-51页
        4.4.2 勘查投入不足,勘查程度较低第51页
        4.4.3 技术研究滞后第51-52页
    4.5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2-55页
        4.5.1 优势矿产保障程度低第52-53页
        4.5.2 矿产开发总体规模规模小效益低第53页
        4.5.3 矿产资源利用粗放,环境问题突出第53页
        4.5.4 产业结构不合理,深加工业滞后第53-55页
第5章 构建青海矿业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思路第55-61页
    5.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第55-56页
    5.2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第56-57页
    5.3 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绿色发展第57页
    5.4 增强省份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第57-58页
    5.5 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匹配“一带一路”战略第58-59页
    5.6 企业实现无缝化的嵌入“一带一路”战略第59页
    5.7 发挥后发优势,创造有利的开发条件第59-61页
第6章 结论第61-63页
    6.1 结论与认识第61页
    6.2 讨论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思维下格力电器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MFCA的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