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快捷货运组织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货运运营模式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3 文献综述基本结论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国内外高铁快递发展情况概述 | 第19-38页 |
2.1 高铁快递的基本内涵 | 第19-22页 |
2.1.1 高铁快递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2 高铁快递的竞争优势 | 第20-22页 |
2.2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和运营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2.2.1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的基本构成 | 第22-23页 |
2.2.2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的内涵 | 第23-24页 |
2.2.3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和运营模式的相互关系 | 第24-25页 |
2.3 国外高铁快递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30页 |
2.3.1 国外高铁快递的发展经验 | 第25-29页 |
2.3.2 国外发展高铁快递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2.4 国内高铁快递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7页 |
2.4.1 高铁快递面临的形势 | 第30-34页 |
2.4.2 高铁快递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2.4.3 高铁快递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高铁快递的货运组织方法分析 | 第38-57页 |
3.1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的特点 | 第38-39页 |
3.2 高铁快递设施设备组织 | 第39-47页 |
3.2.1 高铁快递货物品类 | 第39-40页 |
3.2.2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形式 | 第40-41页 |
3.2.3 高铁快递设施设备条件 | 第41-47页 |
3.3 高铁快递服务功能组织 | 第47-56页 |
3.3.1 高铁快递服务对象 | 第47-48页 |
3.3.2 高铁快递服务功能划分 | 第48-50页 |
3.3.3 高铁快递主要业务流程设计 | 第50-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高铁快递的运营模式分析 | 第57-71页 |
4.1 高铁快递的关联企业分析 | 第57-58页 |
4.1.1 主导企业 | 第57页 |
4.1.2 相关企业 | 第57-58页 |
4.2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框架 | 第58-60页 |
4.2.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58-59页 |
4.2.2 企业能力理论 | 第59-60页 |
4.3 高铁快递的运营模式分析 | 第60-64页 |
4.3.1 基于自组织的运营模式 | 第60-61页 |
4.3.2 基于业务外包的运营模式 | 第61-62页 |
4.3.3 基于战略联盟的运营模式 | 第62-64页 |
4.3.4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比较 | 第64页 |
4.4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 第64-70页 |
4.4.1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选择模型的确定 | 第65-66页 |
4.4.2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66页 |
4.4.3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66-68页 |
4.4.4 高铁快递运营模式的选择 | 第68-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高铁快递一体化服务方案设计 | 第71-84页 |
5.1 高铁快递服务方案设计内涵 | 第71-72页 |
5.2 高铁快递服务网络构建 | 第72-74页 |
5.3 高铁快递服务网络设计模型 | 第74-78页 |
5.3.1 基本假设 | 第74页 |
5.3.2 构建模型 | 第74-77页 |
5.3.3 模型求解 | 第77-78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78-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