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9页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19页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国土资源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国土资源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 第20页 |
二、基层国土资源 | 第20-21页 |
三、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的特点 | 第21页 |
四、土地执法监察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二、行政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三、行政法学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 第25-32页 |
第一节 东川区国土资源简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县级国土资源违法情况的主要表现 | 第26-29页 |
一、未批先占、未报即用违法用地 | 第26-27页 |
二、以租代征规避土地审批程序 | 第27页 |
三、农村及“城中村”宅基地违法普遍存在 | 第27-28页 |
四、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条件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 第29-32页 |
一、违法呈现量大面广的特点 | 第29-30页 |
二、一些违法用地项目均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影子 | 第30页 |
三、违法方式隐蔽,花样翻新,查处难度较大 | 第30页 |
四、执法力量不足、手段单一、工作任务繁重 | 第30-31页 |
五、执法手段偏软,执法保障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6页 |
一、部分民生环保等项目选址无法避让基本农田 | 第33页 |
二、土地总体规划调整不到位 | 第33页 |
三、现行土地管理政策与矿山用地存在矛盾 | 第33-34页 |
四、历史违法用地手续不完善 | 第34页 |
五、土地等别下调不规范 | 第34-35页 |
六、违法比例居高不下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从土地管理者角度来分析 | 第36-40页 |
一、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够完善 | 第36页 |
二、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 第36-38页 |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威慑力不足 | 第38页 |
四、执法手段随意,执法保障不足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从土地使用者角度来看 | 第40-43页 |
一、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了解 | 第40页 |
二、对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度不足 | 第40-41页 |
三、机会主义意识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改进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措施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 第43-45页 |
一、国家层面的相关管理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3-44页 |
二、地方性的相关管理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的体现框架 | 第45-53页 |
一、日常防范监管机制 | 第46-48页 |
二、批前监察机制 | 第48-49页 |
三、批后跟踪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四、立案查处机制 | 第50-53页 |
第三节 改革现有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 | 第53-56页 |
一、实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省级统一垂直管理 | 第53-54页 |
二、实行执法监察特派员督查指导 | 第54页 |
三、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完全垂直管理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