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概况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2-20页 |
2.1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分析 | 第12-15页 |
2.1.1 现行立法对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限制 | 第12页 |
2.1.2“有关组织”与检察机关的关系 | 第12-13页 |
2.1.3 检察机关的职能 | 第13页 |
2.1.4 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关系角度分析 | 第13-14页 |
2.1.5 公益侵害现象泛滥 | 第14-15页 |
2.2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20页 |
2.2.1 反对观点及其辩驳 | 第15-16页 |
2.2.2 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支撑 | 第16-18页 |
2.2.3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的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与反思 | 第20-22页 |
3.1 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实践活动 | 第20-21页 |
3.1.1 四川省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 | 第20页 |
3.1.2 广东省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 | 第20-21页 |
3.2 反思与总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公益诉讼制度及其评析 | 第22-26页 |
4.1 关于美国的公益诉讼及评析 | 第22页 |
4.2 英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及评析 | 第22-23页 |
4.3 德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及评析 | 第23页 |
4.4 法国的公益诉讼及评析 | 第23-24页 |
4.5 苏俄的公益诉讼及评析 | 第24-26页 |
4.5.1 前苏联 | 第24页 |
4.5.2 俄罗斯 | 第24-26页 |
第五章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 第26-34页 |
5.1 受案来源 | 第26-27页 |
5.1.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诉 | 第26页 |
5.1.2 有关组织的提请 | 第26页 |
5.1.3 检察机关自行发现 | 第26页 |
5.1.4 行政机关的线索移送 | 第26-27页 |
5.2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 第27-29页 |
5.2.1 列举加概括式 | 第27页 |
5.2.2 国有资产、公害案件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案件及无起诉主体的民事案件 | 第27-28页 |
5.2.3 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弱势群体严重受损的案件 | 第28页 |
5.2.4 环境和资源、国有资产受损案件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等 | 第28-29页 |
5.3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多种形式 | 第29-30页 |
5.3.1 检察机关补充提起公益诉讼 | 第29页 |
5.3.2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 第29-30页 |
5.3.3 检察机关直接诉讼 | 第30页 |
5.4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 第30-32页 |
5.4.1 检察机关须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 | 第31页 |
5.4.2 检察机关在提起公益诉讼之后的胜诉利益归属问题 | 第31页 |
5.4.3 检察机关在直接提起公益诉讼过程中的调查取证权问题 | 第31-32页 |
5.4.4 检察机关参与诉讼的诉讼费用问题 | 第32页 |
5.5 关于完善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建议 | 第32-34页 |
5.5.1 制度方面 | 第32-33页 |
5.5.2 立法方面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