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世界外交史、国际关系史论文

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39页
    1.1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第14-19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6页
        1.1.2 理论视角第16-18页
        1.1.3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33页
        1.2.1 技术与国际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第19-24页
        1.2.2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第24-27页
        1.2.3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与国际关系的研究第27-33页
    1.3 论文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和创新点第33-39页
        1.3.1 研究视角第33-36页
        1.3.2 研究资料第36-37页
        1.3.3 论文创新点第37-39页
第二章 项目上马:大国地位的不懈追求第39-83页
    2.1 强国御敌的必然选择第40-56页
        2.1.1 国家身份建构激发强国诉求第41-45页
        2.1.2 国际政治形态拓展战略视野第45-50页
        2.1.3 国际安全环境催生政治需求第50-56页
    2.2 科技兴国的历史演进第56-67页
        2.2.1 科研实力的恢复与整合第57-59页
        2.2.2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第59-62页
        2.2.3 科学家推动核武器立项第62-67页
    2.3 苏联援助的有利时机第67-83页
        2.3.1 走向合作:中苏国家利益在核领域的展开第68-73页
        2.3.2 短暂蜜月:从和平利用到武器研发第73-77页
        2.3.3 中苏合作的初期成果第77-83页
第三章 研发进度:外部压力的积极应对第83-119页
    3.1 中美敌对与美国的核威胁第84-97页
        3.1.1 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对华核政策第85-87页
        3.1.2 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各种尝试第87-93页
        3.1.3 以核禁试为突破口瓦解中苏同盟第93-97页
    3.2 中苏关系的转变与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第97-111页
        3.2.1 596事件——中苏核合作开始破裂第97-102页
        3.2.2 苏联毁约的背后第102-107页
        3.2.3 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第107-111页
    3.3 中国在核领域的反应第111-119页
        3.3.1 增强独立自主研发的决心第112-113页
        3.3.2 加快研发速度回应核威胁第113-116页
        3.3.3 调整装备类型应对多方挑战第116-119页
第四章 装备规模:适度足够的威慑原则第119-146页
    4.1 冲破阻碍的有限核试验第120-129页
        4.1.1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第121-125页
        4.1.2 第一颗氢弹试验第125-127页
        4.1.3 第一次两弹结合的试验第127-129页
    4.2 规模适度的装备部署第129-138页
        4.2.1 东风2号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数量评估差距第131-133页
        4.2.2 东风4号弹道导弹的推迟部署第133-136页
        4.2.3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CSS-X-4)发展的“延迟”第136-138页
    4.3 中国核武库对国际形势的影响第138-146页
        4.3.1 化解中苏边界冲突背后的核武器因素第139-141页
        4.3.2 打破中美关系僵局背后的核武器因素第141-142页
        4.3.3 核武器及中国与其它国家与地区的关系第142-146页
第五章 作战原则:自卫防御的战略方针第146-165页
    5.1 防御战略的民族传统第147-152页
        5.1.1 灵活防御的军事传统第147-148页
        5.1.2 反核威压军事战略第148-151页
        5.1.3 追求防御效益最大化第151-152页
    5.2 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第152-157页
        5.2.1 谋求最低限度核安全第152-154页
        5.2.2 核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第154-155页
        5.2.3 自卫防御的有效性第155-157页
    5.3 中国核战略的国际影响第157-165页
        5.3.1 美苏核战略与国际核安全规范的退化第158-160页
        5.3.2 中国核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第160-162页
        5.3.3 核武器仍是核心的国防力量第162-1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65-174页
致谢第174-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96页
作者在学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96-197页
附录A 中国的核武器项目:情报收集和分析中的问题,1964-1972第197-200页
附录B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大事记第200-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防知识产权交易治理研究
下一篇:LTE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