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中时延感知的节能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1页 |
| 1.1 HOWBAN概述 | 第12-15页 |
| 1.1.1 HOWBAN产生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HOWBAN的结构 | 第13-14页 |
| 1.1.3 HOWBAN的优点 | 第14-15页 |
| 1.2 HOWBAN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2.1 网络拓扑优化 | 第15-16页 |
| 1.2.2 动态资源分配 | 第16页 |
| 1.2.3 可靠数据传输 | 第16-17页 |
| 1.2.4 网络能耗优化 | 第17-18页 |
| 1.3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19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 第2章 HOWBAN中的节能策略 | 第21-26页 |
| 2.1 光域节能策略 | 第21-23页 |
| 2.2 无线域节能策略 | 第23-24页 |
| 2.3 跨域协作节能策略 | 第24-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时延感知的自适应休眠节能机制 | 第26-44页 |
| 3.1 研究背景 | 第26-28页 |
| 3.2 HOWBAN时延估计 | 第28-36页 |
| 3.2.1 光域时延估计 | 第30-33页 |
| 3.2.2 无线域时延估计 | 第33-36页 |
| 3.3 自适应休眠机制 | 第36-38页 |
| 3.4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时延感知的带有自适应网关选取的节能机制 | 第44-66页 |
| 4.1 研究背景 | 第44-45页 |
| 4.2 绿色动态带宽分配 | 第45-48页 |
| 4.3 HOWBAN时延分析 | 第48-52页 |
| 4.3.1 光域上行时延分析 | 第48-51页 |
| 4.3.2 无线域时延分析 | 第51-52页 |
| 4.4 ONU最佳休眠时间计算 | 第52-53页 |
| 4.5 自适应网关选取机制 | 第53-59页 |
| 4.6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66-67页 |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附录A 离散灰色预测模型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