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再生保温混凝土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再生保温混凝土冻融循坏后基本性能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混凝土材料冻融循坏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 第14-15页 |
1.3.2 再生保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4 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再生保温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 | 第19-31页 |
2.1 前言 | 第19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9-21页 |
2.2.1 玻化微珠的基本特性 | 第19-20页 |
2.2.2 再生骨料的选用 | 第20-21页 |
2.2.3 其他材料 | 第21页 |
2.3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 | 第21-23页 |
2.3.1 试件的设计 | 第21-22页 |
2.3.2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第22-23页 |
2.4 试验装置及量测方案 | 第23-29页 |
2.4.1 试验装置 | 第23-26页 |
2.4.2 试验步骤及内容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未冻融再生保温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不同取代率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31-49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3.3 再生保温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 | 第32页 |
3.4 强度特征值分析 | 第32-43页 |
3.4.1 抗压强度 | 第32-36页 |
3.4.2 劈裂抗拉强度 | 第36-40页 |
3.4.3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 第40-41页 |
3.4.4 抗折强度 | 第41-43页 |
3.5 破坏形态 | 第43-47页 |
3.5.1 破坏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3.5.2 立方体抗压破坏形态 | 第44-45页 |
3.5.3 棱柱体抗压破坏形态 | 第45-46页 |
3.5.4 劈裂抗拉破坏形态 | 第46-47页 |
3.5.5 抗折破坏形态 | 第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再生保温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 | 第49-67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9-51页 |
4.2.1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2 试验评测指标 | 第50-51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65页 |
4.3.1 外部形态分析 | 第51-54页 |
4.3.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第54-56页 |
4.3.3 质量损失率 | 第56-59页 |
4.3.4 强度损失率 | 第59-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