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概述 | 第9-15页 |
1.1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概念 | 第9-10页 |
1.2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 | 第10-11页 |
1.3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1.3.1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价值 | 第12-13页 |
1.3.2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理论渊源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现状与缺陷 | 第15-21页 |
2.1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立法背景 | 第15-16页 |
2.2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立法现状分析 | 第16页 |
2.3 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缺陷成因分析 | 第16-21页 |
2.3.1 刑事违法所得程序适用范围存在分歧 | 第16-17页 |
2.3.2 刑事违法所得程序申请主体单一 | 第17页 |
2.3.3 刑事违法所得程序管辖法院有待增加 | 第17-18页 |
2.3.4 刑事违法所得程序证据规则过于严格 | 第18-19页 |
2.3.5 刑事违法所得程序权利救济不到位 | 第19-20页 |
2.3.6 刑事违法所得程序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0-21页 |
第3章 两大法系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21-26页 |
3.1 英美法系国家财产没收制度 | 第21-23页 |
3.1.1 英国的追缴制度 | 第21-22页 |
3.1.2 美国民事没收制度 | 第22-23页 |
3.2 大陆法系的刑事违法所得没收制度 | 第23-25页 |
3.2.1 德国的保安处分程序 | 第24页 |
3.2.2 法国的缺席审判程序 | 第24-25页 |
3.3 两大法系刑事违法所得没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6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途径 | 第26-31页 |
4.1 明确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 第26-27页 |
4.2 增加程序申请主体 | 第27页 |
4.3 赋予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权 | 第27-28页 |
4.4 完善程序的证明问题 | 第28页 |
4.5 完善程序救济措施 | 第28-29页 |
4.6 完善监督机制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