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语境下的民俗艺术研究--以京津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学科背景 | 第8页 |
1.1.2 学者研究 | 第8页 |
1.1.3 社会关注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3.1 以个案为基点,以小见大 | 第10页 |
1.3.2 打破学科界限,跨学科联动 | 第10-11页 |
1.3.3 立足民俗文化,构建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乡土语境下的民俗艺术文化生存环境研究 | 第13-18页 |
2.1 民俗艺术文化现状研究 | 第13-16页 |
2.1.1 国外民俗艺术文化分析 | 第13-15页 |
2.1.2 国内民俗艺术文化分析 | 第15-16页 |
2.1.3 令人堪忧的民俗艺术现状 | 第16页 |
2.2 京津地区的自然环境 | 第16-17页 |
2.3 皇城跟下的京韵文化 | 第17页 |
2.4 南北交融的津腔文化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京津地区民俗艺术的元素归纳 | 第18-31页 |
3.1 纹样元素中的象征性研究 | 第18-23页 |
3.1.1 人物样式引用 | 第19-20页 |
3.1.2 动物形象寓意 | 第20-22页 |
3.1.3 植物造型隐喻 | 第22页 |
3.1.4 重现民间故事 | 第22-23页 |
3.2 色彩元素中的多元化选择 | 第23-27页 |
3.2.1 民俗艺术活动中的色彩 | 第23-24页 |
3.2.2 自然条件孕育出的色彩 | 第24页 |
3.2.3 地域差异性的色彩选择 | 第24-27页 |
3.3 乡土民俗艺术之“美” | 第27-30页 |
3.3.1 民俗艺术美学价值的重要性 | 第27页 |
3.3.2 民俗艺术的统一美 | 第27-29页 |
3.3.3 民俗艺术美学价值体现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京津地区民俗艺术与现代设计应用 | 第31-39页 |
4.1 现代设计理念前瞻 | 第31-32页 |
4.2 设计元素资料运用 | 第32-37页 |
4.2.1 民俗艺术的元素提炼 | 第32-33页 |
4.2.2 民俗艺术的元素再设计 | 第33-35页 |
4.2.3 现代设计理念与民俗艺术元素的结合 | 第35-37页 |
4.3 传统元素的现代设计运用的现状 | 第37页 |
4.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乡土语境下的民俗艺术传承与保护 | 第39-46页 |
5.1 京津地区民俗艺术传承保护现状 | 第39-40页 |
5.1.1 生境变化消失 | 第39-40页 |
5.1.2 人才缺失断层 | 第40页 |
5.1.3 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40页 |
5.1.4 保护性破坏 | 第40页 |
5.2 京津地区民俗艺术传承保护原则 | 第40-41页 |
5.2.1 主体性原则 | 第40-41页 |
5.2.2 活态性原则 | 第41页 |
5.2.3 系统性原则 | 第41页 |
5.2.4 可持续原则 | 第41页 |
5.3 京津地区民俗艺术保护方法模式初探 | 第41-46页 |
5.3.1 数字化保护 | 第41-45页 |
5.3.2 政策性保护 | 第45页 |
5.3.3 核心技艺品牌化保护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