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2 钙钛矿材料和器件结构 | 第13-15页 |
1.2.1 钙钛矿材料结构 | 第13-14页 |
1.2.2 钙钛矿电池结构 | 第14-15页 |
1.3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3.1 气相沉积法 | 第16页 |
1.3.2 分布液浸法 | 第16页 |
1.3.3 一步旋涂法和两步旋涂法 | 第16-17页 |
1.3.4 其他方法 | 第17-18页 |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8-20页 |
1、开路电压 | 第18页 |
2、短路电流 | 第18-19页 |
3、最大输出功率 | 第19页 |
4、填充因子(FF) | 第19页 |
5、转换效率(PCE) | 第19-20页 |
6、入射单色光子-电子转化效率(IPCE) | 第20页 |
1.5 钙钛矿材料的改性 | 第20-22页 |
1.5.1 有机阴离子(卤素) | 第20-21页 |
1.5.2 有机阳离子 | 第21页 |
1.5.3 无机阳离子 | 第21-22页 |
1.6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钙钛矿器件工艺优化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准备 | 第23-25页 |
2.2.1 主要材料的购置与合成 | 第23-25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4 工艺优化 | 第25-35页 |
2.4.1 MAPbCl_3器件工艺优化 | 第25-27页 |
2.4.1.1 退火环境优化 | 第26-27页 |
2.4.2 FAPbI_3器件工艺优化 | 第27-29页 |
2.4.2.1 溶剂选择 | 第28-29页 |
2.4.3 MA_XFA_((1-X))PbI_3器件制备工艺优化 | 第29-35页 |
2.4.3.1 萃取时间点优化 | 第30-31页 |
2.4.3.2 溶剂量优化 | 第31-32页 |
2.4.3.3 阳离子比例优化 | 第32-33页 |
2.4.3.5 退火温度优化 | 第33-35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退火温度对混合阳离子钙钛矿的影响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第36-37页 |
3.2.1 X射线衍射仪 | 第36页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6-37页 |
3.2.3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 | 第37页 |
3.2.4 IPCE测试 | 第37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7-44页 |
3.3.1 XRD测试分析 | 第37-39页 |
3.3.2 SEM测试分析 | 第39-41页 |
3.3.3 J-V曲线、UV曲线、IPCE | 第41-44页 |
3.4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4.1 总结 | 第46-47页 |
4.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论文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