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煤储层缝网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缝网压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裂缝扩展模型的发展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2. 低渗透煤岩体储层特征 | 第17-29页 |
2.1 低渗透煤储层基质孔隙特征 | 第17-19页 |
2.2 割理系统特征 | 第19-26页 |
2.2.1 割理的规模划分 | 第22-23页 |
2.2.2 割理的观察及描述方法 | 第23页 |
2.2.3 割理的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2.2.4 取样煤岩割理特征评价 | 第24-26页 |
2.3 低渗透煤储层应力特征 | 第26-28页 |
2.3.1 地应力 | 第26-27页 |
2.3.2 储层压力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 第29-47页 |
3.1 水力裂缝与煤岩割理的相交作用 | 第29-37页 |
3.1.1 Blanton相交作用准则 | 第30-31页 |
3.1.2 Warpinski准则 | 第31-32页 |
3.1.3 本文建立的相交作用准则 | 第32-37页 |
3.2 计算分析 | 第37-43页 |
3.2.1 情况1的计算分析 | 第37-38页 |
3.2.2 情况2的计算分析 | 第38-40页 |
3.2.3 情况3的计算分析 | 第40-42页 |
3.2.4 情况4的计算分析 | 第42-43页 |
3.3 相交作用后割理内的压力分布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煤储层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 第47-67页 |
4.1 数学建模 | 第48-55页 |
4.1.1 平衡微分方程 | 第48-49页 |
4.1.2 有效应力 | 第49-50页 |
4.1.3 Biot系数 | 第50页 |
4.1.4 考虑孔隙水压的平衡微分方程 | 第50-51页 |
4.1.5 达西定律 | 第51-53页 |
4.1.6 渗透率 | 第53页 |
4.1.7 渗流微分方程 | 第53-54页 |
4.1.8 渗流压力-应力场耦合 | 第54-55页 |
4.1.9 破坏准则 | 第55页 |
4.2 几何建模 | 第55-56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4.3.1 不同主应力比(λ)对缝网形成的影响 | 第56-59页 |
4.3.2 不同θ角度条件下对缝网形成的影响 | 第59-62页 |
4.3.3 不同主应力值对缝网形成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缝网压裂工程技术分析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