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缩略语表 | 第16-17页 |
前言 | 第17-40页 |
本论文所研究病毒简介 | 第17-23页 |
2009 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第17-19页 |
肠道病毒71型 | 第19-20页 |
乙型肝炎病毒 | 第20-21页 |
乙型肝炎耐药 | 第21-23页 |
核酸检测技术简介 | 第23-28页 |
常规PCR技术 | 第23-24页 |
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24-26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26-27页 |
测序 | 第27-28页 |
生物样本库简介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0页 |
第一章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HA基因的分子特性研究 | 第40-90页 |
1.1 引言 | 第40-48页 |
1.1.1 流感病毒概述 | 第40-43页 |
1.1.2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第43-45页 |
1.1.3 实时定量PCR | 第45-46页 |
1.1.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46-48页 |
1.2 实验部分 | 第48-69页 |
1.2.1 试剂与仪器 | 第48页 |
1.2.2 部分化学试剂的配置 | 第48-49页 |
1.2.3 安全信息 | 第49-50页 |
1.2.4 2009 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0-57页 |
1.2.5 2009 甲型H1N1流感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7-60页 |
1.2.6 2009 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60-69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4页 |
1.3.1 实时定量PCR检测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第69-75页 |
1.3.2 RT-LAMP检测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第75-81页 |
1.3.3 2009 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扩增 | 第81-84页 |
1.4 结论 | 第84-85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第二章 EV71病毒核酸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VP1基因的分子特性研究 | 第90-134页 |
2.1 引言 | 第90-96页 |
2.1.1 手足口病概述 | 第90-91页 |
2.1.2 EV71病毒概述 | 第91-95页 |
2.1.3 实时定量PCR | 第95-9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96-113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96页 |
2.2.2 安全信息 | 第96-97页 |
2.2.3 EV71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97-107页 |
2.2.4 EV71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107-11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7页 |
2.3.1 实时定量PCR检测EV71病毒 | 第113-124页 |
2.3.2 EV71病毒全基因组扩增 | 第124-127页 |
2.4 结论 | 第127-128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第三章 病毒性肝炎样本库及HBV耐药检测平台的建立 | 第134-164页 |
3.1 引言 | 第134-143页 |
3.1.1 病毒性肝炎 | 第134-135页 |
3.1.2 乙型肝炎病毒 | 第135-138页 |
3.1.3 HBV耐药检测 | 第138-1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143-152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143页 |
3.2.2 病毒性肝炎样本库的建立 | 第143-145页 |
3.2.3 HBV全基因组扩增分析 | 第145-150页 |
3.2.4 HBV耐药检测平台的建立 | 第150-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55页 |
3.3.1 江苏泰州市病毒性肝炎样本库的初步建立 | 第152页 |
3.3.2 PCR扩增HBV全长基因组 | 第152-153页 |
3.3.3 HBV耐药性检测 | 第153-155页 |
3.4 结论 | 第155-157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157-164页 |
附录 | 第164-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