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2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4-25页 |
2.1 数据模型 | 第14-18页 |
2.1.1 层次模型 | 第15页 |
2.1.2 网状模型 | 第15页 |
2.1.3 倒排文件模型 | 第15-16页 |
2.1.4 关系模型 | 第16页 |
2.1.5 维度模型 | 第16页 |
2.1.6 图模型 | 第16-17页 |
2.1.7 多值模型 | 第17页 |
2.1.8 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 | 第17-18页 |
2.2 数据集成模型 | 第18-21页 |
2.2.1 联邦数据库 | 第18-19页 |
2.2.2 中间件系统 | 第19-20页 |
2.2.3 数据仓库 | 第20-21页 |
2.3 数据访问驱动器技术 | 第21-24页 |
2.3.1 ODBC技术 | 第21页 |
2.3.2 JDBC技术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GriDoc模型研究及支撑体系设计 | 第25-36页 |
3.1 GriDoc模型概述 | 第25-26页 |
3.2 GriDoc结构模型 | 第26-27页 |
3.3 GriDoc操作模型 | 第27-30页 |
3.3.1 格文档元素的引用操作 | 第27-28页 |
3.3.2 格文档元素的定位抽取操作 | 第28页 |
3.3.3 格文档元素的更改操作 | 第28-29页 |
3.3.4 格文档元素的变换与融合操作 | 第29-30页 |
3.4 GriDoc工作模型 | 第30-31页 |
3.4.1 GriDoc系统组成成分 | 第30页 |
3.4.2 GriDoc应用的开发模式 | 第30-31页 |
3.4.3 GriDoc的工作机制与方式 | 第31页 |
3.5 GriDoc支撑体系 | 第31-35页 |
3.5.1 段引擎体系结构 | 第32-34页 |
3.5.2 数格引擎体系结构 | 第34页 |
3.5.3 数格驱动器体系结构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GriDoc客户端数据存取驱动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52页 |
4.1 驱动器架构 | 第36-37页 |
4.2 通信模块 | 第37-41页 |
4.2.1 EITP协议 | 第37-38页 |
4.2.2 通信引擎实现 | 第38-41页 |
4.3 协议数据解析模块 | 第41-42页 |
4.4 数据传输模块 | 第42-46页 |
4.4.1 格文档对象序列化 | 第43-45页 |
4.4.2 文件断点续传 | 第45-46页 |
4.5 缓冲区模块 | 第46-47页 |
4.6 异常处理模块 | 第47-48页 |
4.7 驱动器接口设计与实现 | 第48-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GriDoc文档可视化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69页 |
5.1 需求分析 | 第52页 |
5.2 架构与功能设计 | 第52-55页 |
5.2.1 表示层 | 第53页 |
5.2.2 业务逻辑层 | 第53-54页 |
5.2.3 数据访问层 | 第54页 |
5.2.4 功能模块 | 第54-55页 |
5.3 连接模块 | 第55-56页 |
5.3.1 连接管理器 | 第55页 |
5.3.2 数格引擎连接 | 第55-56页 |
5.4 操作模块 | 第56-59页 |
5.5 展示模块 | 第59-63页 |
5.5.1 格文档多视图展示 | 第59-61页 |
5.5.2 复合文档展示 | 第61-63页 |
5.5.3 段数据展示 | 第63页 |
5.6 检索模块 | 第63-65页 |
5.6.1 格文档属性检索 | 第63-64页 |
5.6.2 格文档内容检索 | 第64-65页 |
5.7 缓存模块 | 第65-67页 |
5.7.1 缓存策略 | 第66页 |
5.7.2 同步策略 | 第66-67页 |
5.8 共享模块 | 第67-68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系统应用 | 第69-78页 |
6.1 系统环境部署 | 第69-70页 |
6.2 功能展示 | 第70-77页 |
6.2.1 连接数格引擎 | 第71页 |
6.2.2 格文档操作 | 第71-73页 |
6.2.3 格文档展示 | 第73-74页 |
6.2.4 格文档检索 | 第74-76页 |
6.2.5 格文档共享 | 第76-7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总结 | 第78页 |
7.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