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4-20页 |
1.1.1 偏最小二乘及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1.2 基于PLS的控制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 模型预测控制及其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 模型误差分析 | 第23-25页 |
1.4 模型预测控制相关辨识及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2 基于PLS隐空间MRI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32-58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PLS和PLS控制框架 | 第33-37页 |
2.2.1 偏最小二乘方法 | 第33-35页 |
2.2.2 动态偏最小二乘 | 第35-36页 |
2.2.3 动态PLS控制框架 | 第36-37页 |
2.3 隐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相关辨识 | 第37-43页 |
2.3.1 模型预测控制相关辨识 | 第38-40页 |
2.3.2 PLS框架下的MRI | 第40-41页 |
2.3.3 隐空间MRI的频域分析 | 第41-43页 |
2.4 基于动态PLS框架的GPC | 第43-44页 |
2.5 隐空间GPC和原始空间GPC的比较 | 第44-46页 |
2.6 仿真实例 | 第46-56页 |
2.6.1 Jerome-Ray模型 | 第46-51页 |
2.6.2 聚乙烯反应过程 | 第51-5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3 隐空间GPC算法的理论分析及鲁棒化改进 | 第58-82页 |
3.1 引言 | 第58-60页 |
3.2 基本算法理论分析 | 第60-65页 |
3.2.1 闭环回路分析 | 第62-64页 |
3.2.2 稳定性分析 | 第64-65页 |
3.3 C-滤波器方法 | 第65-70页 |
3.4 一种基于模型输出的改进方法 | 第70-73页 |
3.5 仿真实例 | 第73-8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4 隐空间多模型预测控制 | 第82-106页 |
4.1 引言 | 第82-84页 |
4.2 隐空间约束MPC | 第84-86页 |
4.3 多模型预测控制 | 第86-91页 |
4.3.1 切换指标 | 第87-90页 |
4.3.2 稳定性讨论 | 第90-91页 |
4.4 非线性两相反应器过程仿真 | 第91-104页 |
4.4.1 过程描述 | 第91-94页 |
4.4.2 模型辨识和验证 | 第94-100页 |
4.4.3 控制结果 | 第100-10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5 基于TS-PLS模型的隐空间模糊GPC方法 | 第106-118页 |
5.1 引言 | 第106-107页 |
5.2 TS-PLS模型 | 第107-110页 |
5.3 隐空间模糊GPC方法 | 第110页 |
5.4 仿真实例 | 第110-116页 |
5.4.1 pH中和滴定过程 | 第110-111页 |
5.4.2 TS-PLS模型建立 | 第111-113页 |
5.4.3 隐空间模糊GPC控制结果 | 第113-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6 关于隐空间MPC降维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 第118-126页 |
6.1 引言 | 第118-119页 |
6.2 降维控制中的两个问题 | 第119-125页 |
6.2.1 强行降维问题 | 第119-122页 |
6.2.2 设定值相容性问题 | 第122-12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6-130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26-127页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附录 | 第142-144页 |
作者简历 | 第144-146页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