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8-52页
    1.1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模式第18-32页
        1.1.1 土地产权流转模式第18-23页
        1.1.2 农用地整治模式第23-29页
        1.1.3 建设用地整治模式第29-32页
    1.2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绩效第32-35页
        1.2.1 社会经济效应第32-33页
        1.2.2 景观生态效应第33-34页
        1.2.3 资源整合效应第34-35页
    1.3 农村土地价值体系与价值估算第35-49页
        1.3.1 土地价值相关理论挖潜第35-41页
        1.3.2 农用地价值体系与估算第41-47页
        1.3.3 宅基地价值体系与估算第47-49页
    1.4 小结第49-52页
第2章 绪论第52-60页
    2.1 研究背景及依据第52-56页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56-59页
        2.2.1 研究目的第56页
        2.2.2 研究内容第56-59页
    2.3 技术路线第59-60页
第3章 农户分散农业经营的地块生产技术效率评价第60-86页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第61-75页
        3.1.1 研究区概况第61-62页
        3.1.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第62-71页
        3.1.3 样本特征描述第71-74页
        3.1.4 研究方法第74-7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75-82页
        3.2.1 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参数估计描述第75页
        3.2.2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分布第75-80页
        3.2.3 农业生产非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第80-81页
        3.2.4 不同种植模式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第81-82页
    3.3 讨论第82-84页
        3.3.1 水旱轮作和农作物间套种技术对地块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第82-83页
        3.3.2 地块属性和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地块生产技术效率的制约作用第83-84页
    3.4 结论第84-86页
第4章 不同尺度乡村土地流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86-128页
    4.1 数据来源与方法第87-100页
        4.1.1 研究区概况第87-90页
        4.1.2 数据来源第90-91页
        4.1.3 研究方法第91-10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100-123页
        4.2.1 镇域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第100-110页
        4.2.2 村域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第110-115页
        4.2.3 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第115-123页
    4.3 讨论第123-125页
        4.3.1 土地流转属性的尺度差异第123-124页
        4.3.2 土地流转空间分布的尺度差异第124页
        4.3.3 土地流转动因的尺度差异第124-125页
    4.4 结论第125-128页
第5章 土地流转下土地及其附属资源整合与绩效剖析第128-152页
    5.1 数据来源与方法第128-141页
        5.1.1 研究区概况第128-138页
        5.1.2 数据收集第138-139页
        5.1.3 数据处理第139页
        5.1.4 研究方法第139-14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141-149页
        5.2.1 土地资源调整重划第141-142页
        5.2.2 农业基础设施整合第142-145页
        5.2.3 农业生产要素整合第145-147页
        5.2.4 资金整合结构变化第147-148页
        5.2.5 资源整合绩效评价第148-149页
    5.3 讨论第149-151页
        5.3.1 地貌类型对资源整合的影响第149-150页
        5.3.2 产业类型对资源整合的影响第150页
        5.3.3 经营模式对资源整合的影响第150-151页
    5.4 结论第151-152页
第6章 产业类型与经营模式双重转变下土地价值转化第152-200页
    6.1 数据来源与方法第153-174页
        6.1.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第153页
        6.1.2 耕地价值体系构建第153-154页
        6.1.3 耕地价值评估方法第154-174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174-195页
        6.2.1 耕地经济价值损益量第174-179页
        6.2.2 耕地社会价值损益量第179-188页
        6.2.3 耕地生态价值损益量第188-193页
        6.2.4 耕地综合价值损益量第193-195页
    6.3 讨论第195-197页
        6.3.1 耕地价值转化的途径第195-197页
        6.3.2 耕地价值损益的原因第197页
        6.3.3 耕地生态价值的负效应第197页
    6.4 结论第197-20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200-206页
    7.1 结论第200-203页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203-204页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4页
    7.4 研究展望第204-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22页
附录第222-242页
致谢第242-244页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第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北京旧城地下空间研究
下一篇:随机产出环境下竞争性生产商的快速反应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