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9-13页 |
一、资料来源及收集 | 第9页 |
二、病历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一)纳入标准 | 第9页 |
(二)排除标准 | 第9页 |
(三)西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三、中医临床分期标准 | 第10页 |
四、超声检查标准 | 第10-12页 |
(一)检查仪器及方法 | 第10页 |
(二)乳腺B超声像图特征评价标准 | 第10-11页 |
(三)乳腺B超声声像图分型 | 第11-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结果 | 第13-21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13-14页 |
(一)中医辨证分期的总体分布 | 第13页 |
(二)年龄分布 | 第13-14页 |
(三)各分期与年龄的关系 | 第14页 |
二、乳腺B超声像图特征与中医辨证分期的关系 | 第14-19页 |
(一)病灶形态与分期的关系 | 第14-15页 |
(二)病灶边界与分期的关系 | 第15页 |
(三)病灶回声模式与分期的关系 | 第15-16页 |
(四)血流信号分级与分期的关系 | 第16-17页 |
(五)病灶内钙化与分期的关系 | 第17-18页 |
(六)导管扩张与分期的关系 | 第18页 |
(七)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分期的关系 | 第18-19页 |
三、乳腺B超声像图分型与中医辨证分期的关系 | 第19-21页 |
(一)乳腺B超声像图分型的总体分布 | 第19页 |
(二)乳腺B超声像图分型与分期的关系 | 第19-21页 |
讨论 | 第21-27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21-22页 |
(一)传统中医认识 | 第21页 |
(二)现代中医认识 | 第21-22页 |
(三)西医研究 | 第22页 |
二、发病特点 | 第22页 |
三、乳腺B超声像图特征与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医辨证分期的关系 | 第22-24页 |
四、乳腺B超声像图分型与中医辨证分期的关系 | 第24-25页 |
五、鉴别诊断 | 第25-26页 |
(一)乳腺癌 | 第25页 |
(二)浆细胞性乳腺炎 | 第25-26页 |
(三)脂肪坏死 | 第26页 |
六、问题与展望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综述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第30-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表 | 第40-42页 |
附图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发表论文 | 第45-47页 |